论人——亮剑是一种气魄
鬼子那边儿可能不知道独立团,但没有不知道李云龙的,知道了李云龙,就知道了这样一个有传统有血性有特殊战斗力的部队。在天津,问兴农村,天天从村口过的511路公交司机也许都不晓得,但说到村支书王金柱,那么诸如感动天津人物、劳动模范、十佳道德模范等荣誉已经足以闻名。也是有了几代这么心系村民,乐于奉献的好书记拔出亮剑,兴农村才终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脱贫致富了。
对待机会,敢于一搏的气魄。
刚来我也不知道,如今这么有钱的“兴农村”在过去,那是穷得个叮当响,这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必须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更是几代人艰苦创业的结果。回望我们村的创业历程,十分不易,如果说当村官辛苦,那么再辛苦也没有兴农村几十年风雨兼程千磨万击更辛苦的了。经济普查的时候我们挨个企业地去调查,当时我很惊讶地问一位普查员:“怎么有这么多的钢材厂啊?”他意味深长地说:“这是用了很多年才发展成的。”这很多年里面,不仅仅是老老实实做生意,建厂初期,那是困难重重,生意失败,权作经验,燃起斗志;关键时候,那是看准时机,孤注一掷,挺过艰险,站稳脚跟;发展时期,那是锐意进取,战胜疾患,一如既往,共同致富。一个村有了龙头企业,就有了活起来的先锋,王金柱终于站了起来,他的公司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行业里存活并壮大起来。常言道生意难做啊,但有了这位身先士卒的开路人,村里就有了更多的企业,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才有了今天的“兴钢村”。多少汗水铸造了这把披荆斩棘渡难关的亮剑,划出金融危机冰封下的希望和阳光一路走来,终于海阔天空。他们和其他生意人一样也焦虑也疲惫也累得直不起腰,但或许也有些不一样,他们有一种精神别人打不垮,金融危机吓不垮,他们还能在自己步履维艰的时候慷慨解囊,在非典的时候向镇政府捐款协助镇政府渡过难关,在地震的灾难面前,把大爱传递到打不垮的地震灾区,全村上下,没有不积极踊跃的,企业老板投资灾区支援建设,村民们把新做的棉被棉衣捐给灾区帮助灾民们渡过严冬,那天一大早,我就被一大群前来捐衣捐物的老人家们感动了,试问谁,敢看不起这样的农民?
持之以恒,掷地有声的气魄。
兴农村的村委会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这也是兴农村的一大亮点,是我看齐的榜样。难道事情多得没空休息?不,就说这儿的崔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却连各户的门牌号都能背出来,慢慢才发现,他是做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和他们的交流种我知道爷爷们在这里干了多少年做了多少事想了多少脑子,为的就是我们村更团结更好,这不是我以为的只要写好材料就行,只要了解村情就行,小小的村有大大的故事,小小的我们也有大大的梦想,可是梦想在大也要脚踏实地,农村工作不同于城市白领,你要干练也要亲切,要有调研才有发言权,不能只看到各个村级组织把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更要看到他们都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有些东西生拉硬套是行不通的,比如发存折和发现金虽然意思都一样但村民更倾向于后者,我们要走向电子化但不能急于求进。对每个村民的利益我们都必须放在心上,比如集体资格认定关系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要不偏不倚地对待每种情况每个人,不能不经思考的许诺,更不能信口开河,我们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村民们自然就信服你说话的分量。
永远竞争,奋斗一生的气魄
人生是永远的竞争,奋斗是唯一的出路,兴农人在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后奔了小康,在走上轨道后没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他们的视野早就走出农村,他们的眼光早就看向世界,无形的亮剑精神鼓励着兴农人勇往直前,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洞察周围的世界,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筹划如何让这里的钢材市场更规范,如何搞好水渠灌溉的工程,如何做活小额贷款,如何让班子建设更好,还一直没有忘了关心身边的残疾人困难户,兴农人不是只为自己的小家奋斗,他们“不扔下任何一个老伙计”。其实我们村官到农村,精神或者生活就算有不如意,也要坚守信念。付出总有回报,每当我走在兴农大街--这条全村人民自己出钱修的路上时,我感到每一步都那么来之不易,付出多的和付出少的都走在了这条路上,看似并不公平,出钱多的似乎吃了大亏,可想想,要个个都怕吃亏,那也就没有自己脚下的路了。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回报给大家的是比这些付出更多更宝贵的团结向上、健康卫生、并肩作战压倒一切敌人,一起生活得更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事迹材料农村发展事迹材料范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