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访了解和细致排查的基础上,郭祖霖果断决定以该公司燃料供应科存在小金库为突破口,以此为依托,深挖燃料供应科人员受贿问题,再从行贿人身上扩大战果,这一总体思路的确定,为龙钢窝串案的全面侦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案组先后突破了燃料供应科科长刘某、销售部经理郭某某等人收受焦炭供应商贿赂的犯罪事实。刘某、郭某某等人交代后,行贿人到案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尽快找到行贿人进行印证扩大。这些行贿人大多分布在全国各地,所掌握的材料也只有其姓名、公司名称,由于时值“非典”时期,专案组经过筛选,又从中确定三名福州的行贿人作为突破口。郭祖霖率领干警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查询当地工商档案,了解公司地址,获取个人资料,有的甚至连续蹲守数日,终于将行贿人一一找到。
接着,郭祖霖负责对该公司前后两任总经理邱某某(正处级)、刘某某(副处级)等6名关健人物的审讯工作,以其娴熟高超的审讯技巧,并灵活运用已掌握的部分证据,一一攻破嫌疑人的思想防线。最终,该公司前后两任总经理、副总经理、供应、销售、财务人员等21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170多万元窝串案得以告破,群众拍手称快, 2004年4月15日, 8名原福建龙钢企业集团公司的职工代表燃着鞭炮,将刻有“反腐先锋、为民除害”八个大字的牌匾送到检察院领导和郭祖霖手中。
2004年6月,郭祖霖又全身心投入到龙岩印刷厂原厂长卢沐章等人特大职务犯罪窝串案(“6·15”专案)查办工作,积极查处利用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国家巨额资财的犯罪行为。郭祖霖以老党员、老侦查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日夜战斗在办案第一线,在专案各个战役阶段全面发挥其审讯攻坚特长,精心讲究策略、灵活运用方法,突破了卢沐章等重要犯罪嫌疑人对实施贪污195万元、受贿339万余元和私分520多万元国有资产等重大犯罪行为的有罪供述,并且勇担重任,不辞辛苦数次跨省追逃和外出调查获取关键证据,为此起建国以来闽西最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深挖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了突出贡献。全案共立案侦查18人,涉案总金额1910余万元,追回赃款750余万元,主犯卢沐章被判处死缓,并且通过办案阻止了卢某等人利用企业改制私分巨额国有资产的犯罪行为,建议政府部门对该厂国有资产重新评估,有效挽回国有资产损失523万余元。
2005年,郭祖霖又组织查办了龙岩卷烟厂原供应科长关海耀受贿近80万元大案。几年来,郭祖霖为主查办的较有影响和震动的案件还有:武平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副县长受贿案,市公安局新罗分局刑警大队长沈某某、教导员陈某某、办公室主任张某某、重案中队干警林某等人共同受贿案,福建九洲商社副总裁曹某某受贿24万元要案,市中级法院副庭长孙某某徇私枉法案……。
“最让我兴奋的莫过于案件得到突破,得到深挖扩大,最让我快乐的莫过于案件得到顺利侦结,腐败分子得到应有的惩处,这时办案所有苦与累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讲究侦查谋略、善于审讯攻坚是郭祖霖最拿手的“绝活”。大部分职务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要么一声不吭,抱着“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态度;要么百般狡辩,矢口否认,怀着“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侥幸心理。但再难啃的“硬骨头”,只要到了郭祖霖手里,最后都“缴械投降”。他的同事告诉我:“越是难啃的‘硬骨头’,郭祖霖啃得越来劲,这就是他的风格。”其实我知道,高超的谋略、出色的审讯口才、睿智的思辩力同样也是他的特点。
侦查贪污贿赂案件,从初查、追捕、讯问到询问、取证、追赃,每个环节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但郭祖霖总有办法一一解决,“方法总比困难多”是郭祖霖的座右铭。接触嫌疑人之前,他会将手头的材料掰碎嚼烂,彻底消化,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材料中容易被别人忽略的“边边角角”,一经他手却能“点石成金”。在此基础上他才制定详细的侦查提纲和讯问计划,对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对象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真分析判断预测,尽可能地多预设几套方案,并在办案过程中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补充更改方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做到胸有成竹,沉着应战。郭祖霖还认为,嫌疑人到案后第一次讯问是否成功非常关键,如果第一次讯问不成功,以后的讯问难度将加大许多,因此第一次讯问大多数情况都是他亲自主持审讯,他认为亲自讯问,才能全面掌握嫌疑人心理变化等第一手资料,以便于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调整讯问策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事迹材料检察院反贪局政委典型事迹材料(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