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执行任务都是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每次执行任务都是对勇气和驾驶技术的极大挑战。在那样的环境下,我每时每刻都被参加抗震救灾的“战士”感染着,被灾区的百姓激励着,同时也被不断出现的生存希望催促着,快点儿,快点儿,再快点儿,潜意识里已经没有了白天和黑夜的分别。18日下午我去平武县医院值班,接班不久就到古城转送了5个伤病员,当时下着大雨,我艰难的沿着小路驾车返回医院。紧接着又到一个叫马家河的村子接了4个伤员,一路上余震不断,情况非常危险,但还是安全的把他们接了回来。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构筑起生命绿色通道。
在平武县工作了一周的时间,共接送伤病员40多人,后来伤病员少了,就帮助省医疗队的同志到各防震棚进行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到当地群众的居住点宣传卫生防疫知识。
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绵阳,从平武到绵阳全是乱石堆成的路,有些路段落差达半米多,基本上跟直上直下的楼梯差不多。在一个叫响岩的地方,我们车队中的一辆车因坡陡上不去了,我们就下来推,路边就是悬崖,当把车推上去后,我们都出了一身大汗,130公里的路程,驾车却走了6个多小时。
就这样,一连二十多天,我驾车行驶在灾区的山路上。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及时地出现在哪里,面对这样一个惨不忍睹的局面,找不出任何一个放松的理由!看到很多生活困难的灾民,我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带的食品分发给他们,我几乎忘记了自己面临的饥饿和疲劳。有时一天仅吃一袋方便面;每天休息时间不足3小时;白天热得汗流浃背,夜晚又冷得直打哆嗦;连喝的水都要节约,那就更谈不上洗澡了……这一切在安居乐业的人们心里也许叫做困难,但在这些大震后的灾民面前又是那么地微不足道。
在四川地震灾区,我们克服余震不断、生活物资匮乏、道路险恶等种种困难,先后将医生、防疫人员及医疗器械安全送到目的地,使当地的医疗、防疫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展。在灾区执行完抗震救灾任务后,6月6日上午奉命返回,6月8日到达东营,回来的时候,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感动。省、市领导及当地领导为我们送行,孩子们站在路边向我们敬礼,有的手上拿着写有几个大字的木板:“你们辛苦了”、“一路平安”、“谢谢你们”、“感谢共产党”……在炎炎烈日下站立着目送我们。
在援川期间单位领导和同志们非常关心我,经常打电话鼓励我,省、市领导还亲自到四川灾区看望我,并且还送去帮助和关爱,我很感谢他们,让我心中充满温暖,热血沸腾,激励我更加坚定了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的决心。
在四川参加抗震救灾的二十四个日日夜夜,我无时无刻不被感动着。我不仅看到了灾区惨不忍睹的现场景象,更看到了全体中华儿女爱心大传递、众志成城的感人景象;看到了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和消防特警奋力搜寻生还者和医务工作者奋力抢救受伤人员的感人景象;看到了灾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忍着伤痛全力抗灾自救的感人景象,我的心灵被极大地震撼着。
我虽然回来了,但我的心仿佛还在四川,我为能参加这次抗震救灾任务感到自豪,为能灾区的人民做一点事情感到骄傲,参加这次抗震救灾,让我经受考验,让我的心灵受到洗礼,让我的思想获得了重生!我坚信,这次经历会让我终身受益。深情的祝愿勇敢坚强的四川人民摆脱肉体的痛苦,忘掉心灵的创伤,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祝愿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谢谢大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事迹材料构筑灾区生命绿色通道——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