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寸村,王婵锁夫妇正在使用**做的机器种玉米。王婵锁说,用**做的这个机器种玉米,垄距宽窄、铧犁深浅好操控,下籽匀,出苗齐。尤其便利的是铺膜功能。用他这个简单装置,一边播种一边就把膜盖上了,人工再压上几锹土即可。而以前人工铺地膜,种下玉米后还得好几人再折腾好几天。
平均来说,使用这种播种机种玉米,比起原来人工撒种、人工覆膜,效率提高四五倍。原来一个地方的玉米播种期要持续十几二十天,现在几天工夫就都种完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工被节省出来。
专业厂家的农机为何卖不过“木匠造”
**的播种机随处可见,而来自一些专业厂家的“正规农机”,记者在七八十公里的道路旁边田地里却只见到两三台。
买“正规农机”有国家补贴,买**的东西没补贴。为什么农民还都买赵式机器?厂家出的播种机哪点儿比不上**的?
农民们说,正规厂家的玉米播种机,一个是贵,即使补贴了也仍然贵,比**的机器贵三四倍;第二个,最主要的是这种看上去很漂亮的机器,基本上不适用,不实用。
**非常得意地告诉记者,由于他做的机器是完全依照当地农村实际需要来做的,“从公家买的机器”在适应性上根本就无法和他的机器相比!他举了几个实例:
现在厂家出的播种机,基本都是要用四轮拖拉机带的,这就是个大缺陷:**区土地形状不规整,净是“圪劳劳”、“仄愣坡”或马鞍型、凸字型的地形,四轮车挂上播种机,通长就达4米,在这些地形上,它要么跑不到,要么就是被架起来,都会导致种不上,种不上就得人工补,很麻烦。四轮车的重量重,比手扶拖拉机重得多。它把土都轧死了,很难出苗。**做机器时早就考虑了这一点,他只选择两个轮子的手扶拖拉机作动力,重量轻,跑得灵,沟沟坎坎都能到,还因价格低补贴高而用户广泛,哪一点都占了优势。
现在市场上的正规播种机,动起来速度都比较快,好像效益提高了,其实正好相反。农家出身的**很清楚老农们讲的一个道理:稳种稳种才能出齐苗。**要求手扶拖拉机以慢三挡、慢二挡的速度来带动玉米播种机,每小时仅播种1.5亩左右,但这种速度下籽匀,不会漏播,出苗率极高,效果反而比跑得快的机器好。
此外,**还观察到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农村,机器不怕简陋,真正操作起来,是越简单、越直观越好。因为这样,出了故障农民才能看到是哪里的问题。越是把机器密封起来,坏了越麻烦。**的播种机,装种子的轴和轴上做的孔,下种子的“咽喉”部位等都是暴露着的,用的人能看见玉米籽一颗一颗地种下去,心里充满了踏实感。
**还很细心地把他的机器主要部件基本都做成易拆分、易替换的。他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见过某厂家产的一款农机,在钢轴上弄个槽,把轴承镶死在里面,一盘小轴承坏了,整个机子都报废。他认为农民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他要尽量延长哪怕是一个简易农机的使用寿命。让他高兴的是,就是2004年最早卖给本村的那台种玉米机,到现在也还在用着,没有坏!而他专门为颗粒大小不同的玉米种子、不同播种株距而设计制作的不同的下籽空心轴,则被有各种需求的人陆续买去,和原机器上的空心轴随意调换。**又增加了不少收入。
**的玉米播种机卖860元每台,而今年**农机局进的一款玉米播种机,刨除国家补贴30%,还要卖到2400元。农民们会怎么选择就很明显了。
农民认可不行需要证书来检验真理?
现在的政策好,农民购买农机国家都有补贴。但**造的农机尽管很受欢迎,却享受不到任何补贴。他到县里的科技和农机管理部门都打问了,人家告诉他,要补贴,得有专家认证的“证书”。而请专家来出“证书”,需要钱。
**的农机在晋中东部县份卖得“哗哗”的,在成千上万亩农田里使用了四五年了,**为此颇感自豪;但自从他去年冬天打听到证书和补贴的关系后,他才有点明白:在这里,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证书才是。农民说怎么怎么好都不管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事迹材料农民土发明造福乡邻典型事迹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