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么不提气,人家娃还能回来吗”?当年亲手培养XX入党的七十七岁的老书记孙瑞忐忑不安的想着,但他还是随新任村主任去了一趟**。这一去不要紧,看到XX在**的发展,他们更张不开嘴了。面对乡亲们的热情和老书记的窘迫,还是XX张开了嘴,“老书记,让我开个家庭协商会吧”。晚上,他把妻子儿子叫在一起商量:“村里诚心来请,我一定要帮这个忙,现在国家号召建设新农村,这是一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肯定能把这个忙帮好。我想回去干上3年。”妻子倪艳荣也是知青,她理解丈夫的情结,支持他的想法,儿子也尊重父亲的选择。于是,XX把农庄交给妻子管理,把企业交给了儿子这个包装专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己于2006年11月15日只身踏上了**山的土地。
像当年“上山下乡”当知青一样,他带着对老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带着老区人民对他的信任,又回到了这个小山村。
XX又回来了,他告别了美丽繁华的大城市,住进了简陋的村部,脱下了西装革履,换上了土衣布鞋,吃着村伙房的粗茶淡饭,他与老书记和新任村主任一道对**山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整整考察了8天,边走边讨论治理规划和方案。为使规划更有科学性,XX又请来辽宁、朝阳和赤峰多位农林专家进行论证。在村民大会上,XX把他起草的**山村发展规划和盘托出。村民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一个鼓舞人心、说到大家心坎里的规划,早已对干部失去信心的村民们甚至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仍然顾虑重重:即使蓝图是真的,没个能人领着干,蓝图也落不到实处啊。突然有人提议:“就让奎连当咱的书记吧!”村民们听到这话后先是一愣,继而爆发出一片掌声和赞同声:“同意!——”会场沸腾了。XX看着被激发起来的乡亲们,热泪一下子涌上来,他赶紧到台后镇静一下情绪,擦干眼泪,回来对乡亲们说:“感谢乡亲们对我的信任,选支部书记需要走组织程序。但我向乡亲们承诺:我决定把我原定在这里干3年的时间表改变为8年,今年我52岁了,干到60岁保证让咱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不达目标我就不走了!”XX这话一出口,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可是,消息传到**,家人不干了:8年?8年后你就什么也干不了不说,你自己的身体能行吗,儿子刚毕业管理企业没经验,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可是,当他们来到**山,看到XX建设新农村的长远规划,看到乡亲们热情的期盼和关怀,XX的家人又理解了他。是啊,8年,是中国人民全面抗击日寇并取得胜利的时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8年!
几天后,经过支部大会选举,镇党委撤回了挂职下派的临时党支部书记,XX走马上任了。但村里的现实比他想像的还要糟,村里欠外债9万元,全村300多户,1,208口人,人均收入只有1,600元,干部威信下降,老大队部满院荒草,房屋破烂,墙皮脱落,破桌椅上落着厚厚的尘土,像是很长时间没人来过。为改变现状,XX从**拉来了两汽车物资,电脑接通了山村与外界的现代通讯、铡草机为村民的养殖提供了方便、脱粒机解决了村民加工粮食的难题。XX说,刚来村庄时,他也有很多不适应,其中最挠头的就是除了带领村干部们抓生产,还要间隔不断的解决东家长、西家短的邻里纠纷。村干部们介绍,村庄里很多挠头的事情,都因为孙书记的介入而得到了和平解决。在**山村一组……XX原来插队时住过的地方,村民们道出了他们的心声:“人家孙书记抛家舍业的来到咱这里,就是帮咱致富来了,咱再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他,咋对得起人家呢”!村民们的善良质朴和通情达理感动了XX,也启发着XX。他在村干部会上诚恳地说:“老百姓是面镜子,做为村干部,如果我们哪些地方还不能让他们服气,就是因为我们脸上还有污点”。做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一个村班子的凝聚力是能否把一个村引上致富之路的关键。为了让村干部们在行动和理论上都起到表率,他开始把在大学讲座里的“三个代表”等理论讲解给**山的党员和干部们,同他们一道找回那已经被许多干部迷失在岁月深处的奋斗精神。远离**的家,他住村部、吃伙房,简朴的一如当地的庄户人,然而对于村里的事儿,却慷慨的连个嗝都不打,村里跑项目没有交通工具,他就从**家里带来两台车,村里开展工作没有资金,他就让儿子每月给自己发5000元工资,用于村里的日常开支。村里买文冠果种子没钱,他垫上,修沼气池买砖没钱,他也势上……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村干部甚至是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2006年冬至2007年春,**山村为种果树治山推地,村民赵风采用自家的两台推土机,干了六个月,垫付了6000多元的工时费和油钱,毫无怨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事迹材料优秀企业家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