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要求的管理体制,为办事群众提供舒心的保障
为提升服务质量,杜绝中心违纪现象的发生,在便民大厅营造作风正、服务优、效率高的软环境,该镇加大管理力度,出台多项措施为办事群众提供舒畅保障。该镇一是明确了镇党委书记亲自抓、纪委书记具体抓的中心管理体制,由纪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每周轮流派一名纪委副书记或纪委委员进驻中心,对中心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监督管理。二是要求中心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工作督巡查制、首问责任制、办结公告制、上下班请销假制、挂牌上岗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度、失职追究制、十不准等十项管理制度。日常管理中做到严格考勤,定时巡查,巡查时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对违纪人员进行口头警告,并做如实记录。定期将违纪情况统计汇总成表,并进行通报。对工作人员明确责任:谁违纪、谁负责,谁违纪、处理谁。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对人员进行处理和调整等责任追究。三是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在接待来办事群众上,真正做到“四不让”,即“不让事情在我这里中断、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出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遭冷落、不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我这里受损害”。
中心成立以来,共计办理为民服务事项1238件,其中咨询件559件,代办件298件,求助件151件,帮扶件230件;接待来访群众近63人次,成功调解纠纷23件(次),将许多不稳定因素化解在了基层,群众满意率100%,真正实现了该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意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服务功能,方便了群众办事,党群关系更加融洽。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在大厅张贴有干部身份职务公示栏,干部工作去向告知栏,解决了群众到乡镇办事进哪个门、找哪个人的问题,减少了因为程序不懂、办理人员不在而造成的误事、误时、误工的现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彭坊村村民黄爱国反映自己办理“支农贷款”,须提供三户联保的当事人的结婚证原件,由于其中一方的结婚证已遗失多年且女方因交通事故死亡而无法补证,要求镇民政所提供证明。镇便民中心负责民政窗口的同志得知后,立即为其联系负责镇档案工作的同志,因负责镇档案工作的同志是刚换的新手,又请来原来的负责同志与新接手同志一起为其查找原始的婚姻登记档案,找了2个多小时后,终于查找到了相关的婚姻登记档案,立即为其出具了书面证明。村民黄爱国说:“办事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以前要多次跑,现在仅找一个人一次就能办成”。可以说,镇便民服务中心真正成为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成为了各部门服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服务质量比试的赛场。
二是拓展了工作思路,突出了服务重点,干部作风得到了锤炼。针对在中心运转过程中,群众反映普遍的一些问题,镇党委、政府顺应民心、顺势而为,及时组建了农技、法律、医疗卫生等专业便民服务队,每月深入村组或在圩日到集镇上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广大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工作能力,更增进了与广大群众的感情。
三是快速应对问题,及时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集中办公,提高了快速感应问题的能力,有效化解了群众该办未办或未及时办而形成的积怨,避免了“小事久拖积大患”现象,从源头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今年4月14日,崔家村上边陈家组村民官金娥来访反映其公公陈冬根被旧圩组村民熊晋骑摩托车带伤后在人民医院治疗。但后不久陈冬根到人民医院复查时发现病情恶化(髋骨头坏死,需要立即做手术),于是要求熊晋方再来协商治疗等事宜,但熊晋方不能积极配合,以致双方关系比较紧张。接此信访后,便民中心立即召集信访办、综治办及纠纷双方来镇做协调,经过工作人员再三做工作,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协议,从而避免了一宗可能引发的大宗族械斗。据了解,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大量的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验材料乡镇推动便民中心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经验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