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察局始终把查办案件作为反腐败的突破口和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几年来,市纪委、监察局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700余件,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545件,查处违纪党员干部555人,其中副科级以上31人,万元以上大要案147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工作中,从完善机制入手,促进案件查办。为加大办案力度,98年起就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党委合力抓的查案格局和领导带动、任务牵动、责任推动的工作机制。每年对上级下达的办案指标实行量化分解、目标管理。委机关自办案件比重逐年加大,占总数的70%左右,对基层办案的督导,逐步加强。实行了领导包案责任区,使XX市纪委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消灭镇区无案“空白点”。不断创新查办体制,2000年,全面实施案件主办责任制,使案件查办权力上由过去室主任负责,变为主办人负责,责任上由集体承担变为个体承担,奖惩上由印象评选变为目标考核。做到责、权、利相互制约、相互统一,以此实现了强化办案责任,提高办案效率,保证办案质量的效果。实施主办制以来,查办案件140件,比上年增加26件,而且无一例上访,无一例申诉。这一做法得到XX市纪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为此专程到XX调研,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不断完善案件排查制度,建立了以信访举报为主渠道,多层面、宽领域寻找线索的排查网络。通过狠抓案件回报,直查快办、奖励举报等制度,畅通主渠道的同时,全面延伸排查领域,从公安机关的治安案件拓展到经济、政治案件检察机关的经济案件拓展到失职、渎职案件;从审判机关的刑事判决案件拓展到民事、执行难案件;从审计部门的干部离任审计拓展到专项审计案件。特别是98年以来,在全市全面开展“五查”活动。即全面“检查亏损企业、检查贫困村财务、检查群众意见大的干部,检查热点问题,检查形象不佳的基层站所”。通过拓展领域,从中发现线索120余条,立案查处30余件,有效查处了群众身边腐败。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一作法作为唯一的县级市的经验在全省案件检查工作会议上得以推广。查案中,还健全了同执纪、执法机关联合办案制度,大要案跟踪督办制度,上下联办、异地交叉办案制度,不效突破了有震动、有影响的大要案。
四、标本兼治 着力抓好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落实
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收到好效果。减轻农民负担各项规定深入落实。全市严格控制农民负担标准,严肃查处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的问题和坑农、害农案件。几年来,通过对农资市场专项检查,查处查封假冒伪劣商品总标值近几百万元,打掉了15个制假窝点,对33家有问题的经销点进行了处罚,使我市的农民负担始终低于国家规定的5%的标准。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成果显观。每年,市纪委都下发纠风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措施。始终坚持市委、市政论与纠风重点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强化激励制约机制。广泛开展了以执法“公示制”、服务“承诺制”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公开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树形象、正行风工程,上下联动,内外制约,常抓不懈,促进了全市纠风的好转。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认真整顿医疗医药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狠刹药品回扣风,关闭黑诊所38家,限期整改234家,依法查封取缔171家,处罚655家,实行了药品集中采购,降低了医药成本。此外,还清理了通讯工具576部、政法机关经商办企业38家,有效制止了中小学乱收费、公路“三乱”,以及公款吃喝玩乐等歪风。
抓源治本工作取得新成效。“三公开”工作全面推进。全市31个市直党政机关、32个镇区、575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或村务公开,公开面达到100%。全面落实了“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执行“收支两条线”情况的检查监督,加大了查处“小金库”的力度。几年来,收缴违纪资金近千万元,确保了财政资金尽收尽缴,促进了财政收和的增加。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实施办法完善,方式程序规范,采购透明度增强,近年来集中采购商品达200多种,节约财政资金100余万元。工程招投标制度日臻完善。建设工程、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全面实行公开招投标,几年来成功实施招投标100余项,依法处罚和作废了少数虚假招标,增加财政收入1000余万元。认真开展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几年来,市纪委与组织部、审计局密切配合对全市141名镇局领导干部进行任前、任中、任事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处违纪资金4500万元,追回资金3200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通过审计,有44人被选拔重用,1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验材料纪委工作经验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