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稽核手段,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和完善医疗费用稽核监控制度,是促进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为确保服务协议落到实处,我们制订了《基本医疗服务协议落实情况考核办法》,通过问卷调查、抽查病案、抽查药品库存品种等多种方式对定点医院协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定点药店的服务态度、质量以及备药率等进行考核,并定期通报、交流;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就医购药实行多侧面、全方位实时跟踪监控,重点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普通门诊、门诊特殊病种就医实施费用和次数进行监控;定期对定点医院部分用药进行归类分析比较,通报乱开大处方情况。发现违规后,立即发出稽核通知书,对违反管理规定的定点单位和参保人员视不同程度采取重点监控、提示教育直至取消定点资格、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理手段。2003年以来,市医保中心共向医疗定点机构和定点药店发出违规整改通知288份,金额达58.52万元。我们还坚持探望制度,定期探望住院医保病人、拨打“问候电话”,重点核查卡与人、人与病、病与药、药与量、量与价是否相符,并为患者宣传有关政策,提供咨询,听取病人意见,协调医患分歧。同时,我们还定期召开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工作会议,邀请市纠风办、市卫生、药监、财政等部门参加,力争通过医疗卫生、药品流通领域的交流与协调促进医疗保险服务不断进步完善,努力营造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强化自律管理、医保患者配合支持管理、医保经办机构服务化管理的医保管理新局面。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基础建设
新形势下,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一是树立良好的行业服务规范和形象。市医保中心在工作中提出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业绩”的口号,制定了《效能建设制度》,实行佩戴胸卡上岗、“首问负责制”,推行“政务公开”,公布“服务承诺”、投诉电话、咨询电话,公开办事规则,设置工作牌、职责牌、去向牌、监督台;在各定点医疗机构增设触摸屏,试开通了“医保网站”,为参保人员提供各年度个人帐户查询、政策问答、定点单位名录、药品目录、欠费查询等服务,营造了协调和谐的医保运行环境。二是延伸和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网络。根据医保扩面后就医购药需求,相应增加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目前全市共有定点医疗机构145家、定点零售药店69家,其中市本级定点医疗机构达59家(省属医院13家,部队医院3家,市区属医院22家,民营医院2家,厂校医院3家,社区和乡镇医疗服务中心(站)16家),定点零售药店2l家。近日,市本级又有一大批民营和社区医疗机构与药店参加定点考核,即将纳入医保定点,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分布层次更加合理,参保人员选择就医和购药将更加便利。三是加强队伍专业化管理,强化专业培训。定期对医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业务学习。聘请行政效能监督员,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 了解社会各届的意见与建议,加强党风廉政和效能建设。
**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部里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兄弟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虚心学习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坚定信心,取长补短,统筹协调,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市医疗保险事业新局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验材料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验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