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水平,提高队伍素质
坚持科技发展战略,采用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派学习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地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疾控队伍的综合素质。
1、坚持开展多样化的岗位培训。不同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达到不同岗位技术的要求。平常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活动,以用促学,以学促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发挥传统培训如理论学习、现场操作等方式的重要作用,使专业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
2、员工培训与用人制度相结合。为提高中心的整体素质,在员工上岗条件中应明确规定各岗位的文化素质要求,把培训工作与用人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意识到没有真才实学,必将在竞争中被淘汰,使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员工自觉的需求,由此产生积极提升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并因势利导,大力宣传和鼓励员工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
3、突出培养重点,加强中层管理干部培训。中层管理干部是本中心的中坚力量,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关系到中心业务发展的大事。针对中心业务较为繁忙、技术性较强的特点,定期组织其分批参加外出考察学习或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提高了中层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并充分发挥领导率先垂范的带动作用,形成领导带头学,专业人员积极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科学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公众的生命和健康时刻受到威胁,疾控部门及时、有效处理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不仅仅是某个科室、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为此,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科室、各部门要有“一盘棋"的思想,保持团结协作,一刻也不能放松。通过深入疫区、深入现场,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检查,及时获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手资料;务必在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检查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信息网络和信息渠道,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健全满足疾病预防控制需要的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各学科的前沿专业技术,提高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科学化程度。
五、提高组织动员和协调能力,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优势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当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不仅要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要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不仅难以预测,而且发生后具有时间紧迫、危害性大等特点,这对疾病控制系统的组织动员和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迅速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有条不紊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快速遏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又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优势,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及各种传播渠道,宣传、普及防病防灾科学知识,积极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应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六、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
在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中建设中,不仅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法律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严格执行《传染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应严格遵循《传染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所确定的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方针和原则,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开展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验材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队伍建设经验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