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热身操)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看谁写的快,配的平?
合作探究
探究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提出问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定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依据
(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解题思路
(1)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整个题目,对于关键的字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物和未知物;
(2)分析: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对题目进行解剖,理清题目的层次,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的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口;
(3)解答:依据分析中理出的思路确定解题方法。解题时要注意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步骤简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3)相——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边;
(4) 求——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4.常见题型规范格式例析及注意事项
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
CaCO 3 高温 CaO +CO 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00 56
x 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x 100=t
156 x =56t 1100 =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 答:需要碳酸钙1.8t 。
知识拓展 计算时相关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若给的量或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讲解,便于学生通过类比、
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和解答问题。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更注重知识的应用,运
用方程式的计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
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之处
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较差,课后应多加练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交流材料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