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一条重要方针。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腐败现象来势迅猛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从治标入手,侧重于遏制正在发生的腐败现象,反腐败斗争在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中不断向前推进。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逐步规范,为反腐败斗争从侧重遏制转向标本兼治、注重治本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要立足于教育。认真抓好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教育和引导他们坚定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二是要着眼于防范。在认真落实中央和本省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同时,把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从事后查处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将监督的关口前移。三是要着力于改革。以防范权力滥用为重点,针对体制、机制、制度、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逐步解决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四是要强化监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深入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听证质询等制度,提高决策和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坚决抵制“暗箱操作”,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五是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实行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尤其要明确和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五、要坚持中央确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委组织协调,提倡分工配合,各负其责,依靠和尊重各级党组织查办案件
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党章关于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的规定,在查办案件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但是协调不等于包办,一定要从大包大揽中解脱出来,绝不能越俎代庖。要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派出人员到下级进行案件检查,也要接受当地党委的领导,尤其要取得当地党政一把手的支持,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开展工作。要坚持依法依纪办案的原则,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协同办案,需要对方配合的都应全力给予支持,但要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和规定程序办案,不相互借用办案手段,不互相替代或包办。纪检监察机关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真正做到不失职、不越权、不违法。
六、要实事求是分析案件发生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因素,综合研究发案规律和特点,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
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斗争策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处理案件时,既要从违纪违法者本身找原因,又要从案件发生的环境、背景、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去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理对策,综合发挥办案工作的教育、警示、预防作用。一是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易发的情况下,要坚持有案就办,尤其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要当作急案先办,但不能凑数办案,更不能下办案指标。办案工作也要讲求质量第一,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凭证据说话,把每一件案子都办成铁案。二是要十分讲究策略。办案工作中既要力求把案件查深查透,又要注意研究案件所在地方、部门的情况,把办案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环境中去考虑,因案制宜,因案施策,以策略制胜。三是案件处理上要坚持惩处、教育、保护并举。给犯错误的同志以党纪政纪处分,目的是教育本人,警示他人,处分轻重宽严一定要得当。要通过办案,打击和惩处极少数,教育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四是要综合分析发案原因,注重防范违纪违法案件的对策研究。分析原因固然要研究违纪违法者本身的主观原因,但也切忌把一切原因归咎于个人或某一问题的片面性。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把历史与现实、个案与大环境、大背景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研究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交流材料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创新交流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