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以来,由于政务公开,纳税人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先后为全市民政福利企业、利用“三废”企业退税近9000万元,为涉农企业、回收企业免税10200万元,为86户产品出口企业退税9510万元,为3137户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收594万元,为涉外企业减免所得税21600万元,累计达到5个多亿,增加了企业发展后劲,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广开言路,发挥纳税人的监督权。我们先后采取了五条措施,广泛取得群众对全市国税系统的监督
。一是在各办税服务厅公开了税务人员廉洁自律“十五不准”、行风建设“六条禁令”和公开办税服务承诺等工作纪律,设立了13个监督举报箱和34个行政效能投诉箱。同时,在市局设立了全市统一的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向社会公布了17部投诉电话,接受纳税人的举报投诉,并实行有诉必查、查实必处制度。设立投诉中心以来,已受理纳税人投诉9起,查实并处理9起,回复率达到了100%。二是开通行风监督热线、投诉专线、局长电子邮箱和局长热线。受理纳税人的涉税举报和投诉,受理纳税人对国税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为特邀监察员、行风监督员,强化社会监督。四是积极开展行风大调查。通过报刊登载、信函邮寄、上门走访等方式,组织开展了四次“行风大调查”活动,发放政风行风“征求意见表”23468份,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接受广大群众的民主评议。五是组织召开民主评议对话会和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开门纳谏。通过这些措施,做到了群众反映情况件件落实,群众批评意见条条兑现,充分发挥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监督权。
实行政务公开 重在强化制约
为了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在规范公开内容,完善公开方式,严密公开程序和发挥群众监督的同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强化内部制约机制。一是完善了行政管理制度,健全了税收执法岗位责任制,严格了征收管理操作规程,强化了税务干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责任意识;二是建立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权”监督的12项规定和廉政目标管理的25项制度,实行干部廉政目标管理,使广大干部增强了法纪意识;三是通过认真研究探索,在全市国税系统引入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了税收执法与管理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四是加强了行政效能管理,制定出台了《**市国家税务局政务公开考核试行办法》和《**市国家税务局行政效能考核实施办法》,克服了部分税务干部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倾向,振奋了队伍精神,激发了干部活力,提高了班子建设,夯实了征管基础,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五是强化监督检查,坚持推行公开与整章建制并重,健全考核机制与强化监督检查并举,建立了依法行政、高效施政、廉洁从政和监督检查四项长效机制,强化了“两权”监督。
几年来,我局政务公开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税务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按章执法、文明执法,有力地推动了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税进程。二是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高效施政,依法行政。三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四是广大群众参政议政意识显著增强。五是各项制度的落实得到了进一步监督,政务公开承诺得到较好落实。六是税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国税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交流材料政务公开经验交流(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