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企改制工作进展顺利,蓟县冶炼厂完成产权出让,明珠集团和商贸集团完成清产核资。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着眼深度整合京津资源,全力推动规划、产业、交通对接。与北京签署《城乡规划合作交流机制框架协议》。成功举办北京?廊坊周,签约项目投资额达到302.8亿元。京唐高铁在香河设站,京廊轨道交通L2、M6线对接工作积极推进。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扎实推进六方面18项民生实事,完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4.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镇低保对象全部免费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对象免费加入新农合,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7.4%。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投资3000万元,建成高标准的市级社会福利院。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1.5万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全部解决城区低收入家庭和农村特困、灾贫户住房困难。住房公积金保障作用不断增强,累计归集37.6亿元。投资1.1亿元建成10座水厂,解决了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七)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我市在全国114个城市公共文明暗访测评中,列地级市第三位。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3所市区中小学扩建和34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我市连续四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考核,主要科技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卫生“三基两化”建设在全省率先达标,甲流防控工作取得胜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面扩大,成功举办廊坊书法晋京展,新编历史剧《吕端》获省戏剧节全部6项最高奖。市体育场竣工,我市运动员在十一届全运会首获金牌。社会治安和信访稳定工作切实加强,我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得到保障,建成省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计生惠民行动”深入实施,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物价、档案、人防、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政府自身建设。行政审批项目削减68.5%,收费项目削减72.4%,分别减至135项和113项,我市成为环渤海地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审批全程电子监察,大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法环境得到优化。通过市长专线为市民解决问题23060项,办结率99%。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433件,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困难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廊坊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廊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中省直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廊坊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10年形势和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十二五”发展、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之年。
总体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整体发展环境好于去年;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北京启动实施城南行动计划和通州新城建设,为廊坊带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机遇。城南行动计划,将北京南部作为首都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和京津冀合作的门户通道,三年投入2900亿元,重点建设7条轨道线路、27条跨区通道和主干道,并围绕发展城市南中轴产业带、永定河水岸经济带和高端产业园区,构建“一轴一带多园区”的发展格局。通州新城建设,将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启动建设北京的新城区,并在运河核心区建设北京新的CBD,有8条轨道线路接入通州新城。城南开发和新城建设的实施,进一步加速了北京的产业转移、消费外溢和市场扩张,城市带动力将直接辐射我市,带来三个方面的新机遇,一是推动对接京津迈向全面融入的新阶段,二是为建设环京津城镇群注入强大动力,三是为产业发展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提供了重大契机。着眼三大机遇,立足多年努力打造的城市、产业和交通平台,廊坊已经具备了冲刺跨越、全面争先的基础和条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政府报告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范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