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综治维稳、教育、卫生、劳务输出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平安创建工作,全镇呈现和谐稳定发展态势。##镇一直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平安创建工作,并结合本镇实际,建立完善四级联防网络体系,实行“打、防、控、管”相结合,重点建立中心户长体制,实行联户联防,建立有效的治安动态信息网络。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对矿山、电站等安全生产重点单位进行防范;结合“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的开展,及时调解矛盾纠纷,深入排查治安隐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年来全镇无一例到市上省赴京上访案件发生。到2008年8月,全镇立行政案件31起(含治安案件和交通案件),查处31起,查处率达100%;立刑事案件5件,已破获4件;共调解处理群众矛盾纠纷62例,调处成功61件,调处成功率达98%。同时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规范户籍管理。截至8月,全镇共办理身份证3927人,户籍迁入36人,迁出105人,死亡注销61人,变更更正563项。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镇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开创了平安工作新局面。
----“普九”工作扎实推进。加强领导,整合全镇师资力量,全力以赴做好“两基”攻坚和“普九”攻坚的市级评估和迎检准备工作。结合县“两基”攻坚誓师大会的会议精神,结合实际,专题研究,认真部署,把两基攻坚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确保抓紧抓好,成立两基攻坚领导组,充实“两基”专干人员,制定“两基”攻坚措施,分别与各村两委、中小学,签订“两基”攻坚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坚持“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工作原则,结合《云南省“两基”督导评估手册》明确专人,规范“两基”档案,确保两基攻坚顺利推进。
----林业管护力度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2007年实现林业管护16万亩,退耕还林966亩,补植补造3.8万亩,封山育林9500亩,森林覆盖率达34%。加大对渔洞水库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执行力度,对源头进行封山育林、河床清於,切实堵住源头污染。完成垃圾处理场的选址、规划、地勘、测量等前期工作。加大林改宣传力度,利用赶集和节日活动进行宣传25次,共发放宣传资料12534份,开动员大会5次,培训687人次,现已完成整体工作的97%,迎接上级部门检查。
----妇幼保健、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等工作得到加强。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重点整治学校周边、公路沿线、村公所驻地及辖区四集镇。不定期利用赶场天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经营户依法进行整治,清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户,查验取缔无营业执照、无健康证、无卫生许可证、无进货台帐的“四无”经营户,严厉查处“三无产品”和“过期食品”。狠抓新农合筹资、狂犬病防控、麻疹疫苗注射、经济普查等工作。2006年完成28万元,占任务数的85%;2007年,完成28.5万元任务,占任务数的86%;2008年完成52万元,占任务数63万元的82.5%(含民政救助)。组织开展麻风病防治培训,切实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006年以来,成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办公室,多方联系用工单位,广开输出渠道,先后向外输出劳动力3200多人,全镇在外务工人员保有量达到了7400多人,仅在海南的务工人员就达到了1600多人。2008年,劳务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拓宽了群众增收途径,加快了群众脱贫步伐。坚持劳动力输出与就近转移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向营地新寨矿山、黑石河电站输送劳动力,拓宽当地群众务工渠道,增加务工收入,截到目前,共解决当地130名群众就业问题,人均月工资1000元以上。
----不断营造浓厚的群众文化氛围。充分利用老年协会等群众文艺群体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广泛普及文明、和谐、向上的文化理念。积极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组织群众举办苗族“花山节”庆祝活动,利用节日有利时机开展各种宣传,有效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述职报告2008年度镇党委班子述职述廉述学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