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建筑节能和“禁实”工作稳步开展。实施了建筑节能审查与认定评审制度,建立健全从工程设计到竣工备案的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管机制。全市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从源头做好“禁实”工作,城市规划区基本实现“禁实”目标。多数县(市)区能够落实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政策,做好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通过发挥专项基金的杠杆调节作用,推动墙改和建筑节能工作开展。
8.节能宣传培训逐步深入。各县(市)区和*高新区通过开展“节能宣传周”等活动,集中宣传报道节能方面的先进典型,深入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动员全社会参加节能减排行动。对企业管理、统计、计量等人员进行节能政策法规和能源知识培训,提高节能工作能力和水平。教育部门把节能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二、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
(一)“*”规划前2年累计没有完成节能目标,后3年任务十分艰巨。虽然20*年有9个县(市)区完成了当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但综合2006年、20*年情况,只有历城区累计完成目标,其他9个县(市)区和*高新区均没有完成前2年预期进度,加重了后3年节能任务。另外,绝大部分县(市)区没有完成万元GDP电耗和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两项指标,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产业结构偏重问题比较突出,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繁重。
大部分县(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在传统产业中的比重较低,资源依赖型和“双高”行业比重较高,产业结构偏重的矛盾依然突出,结构调整任务较重。虽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不完善,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的配套政策不健全,淘汰小火电、钢铁、水泥落后产能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节能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各县(市)区节能执法、能源统计力量不足,节能管理整体水平与当前节能降耗的形势和任务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不到位的地方。
(四)节能降耗投入不足。多数县(市)区没有按照节能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设立节能专项资金,设立专项资金的数量也明显偏少。企业对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的力度不够,许多节能潜力亟待挖掘。有些企业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清洁发展新机制不够积极。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20*年是中央确定的节能减排攻坚年,能否完成全年节能目标任务对全面实现“*”规划节能目标至关重要。各县(市)区、*高新区、各重点企业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节能部署,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确保超额完成20*年节能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节能工作部署。突出抓好《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济发〔20*〕4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发〔20*〕32号)的落实。要把这两个文件作为指导*市今后一个时期节能减排工作的总抓手,结合实际,制定贯彻方案,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力争超额完成20*年节能目标。各县(市)区和*高新区要在确保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20*年万元GDP能耗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完成市里下达的其他各项工作目标,尽力弥补前两年欠账,减轻“*”规划后两年的工作压力。要在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的同时,注重全面完成其他各项责任目标。
(三)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各县(市)区和*高新区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抓好关停小火电机组,淘汰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工作,确保完成20*年的淘汰任务。同时,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活动,督促企业加快淘汰步伐,检查已关停淘汰企业设备拆除情况。实施新增高耗能项目等量淘汰制度,建立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考察报告节能技术目标责任考察报告范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