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沟通中父母会主动与子女交流的人数为55人,占总人数83人的66.3%;而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扮演主动角色的人数为152人,占总人数231人的65.8%。相比之下,父母较孩子略微主动一点,但双方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主动性。
6.三分之二以上的父母与孩子对目前的亲子沟通持满意态度。
目前,父母对与子女的沟通状况持满意态度的人数为64人,占总人数83人的77.1%;而孩子对于现在与父母间的交流状况的持满意态度的人数为157人,占总人数231人的68.1%。剩余部分父母和孩子在沟通中存在较大问题,双方在沟通方法上亟待提高。
7.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孩子所处的地位对沟通有较大影响。
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采取的是地位平等的策略的人数为46人,占总人数83人的55.4%;而在孩子心中,与父母处于平等地位的人数为133人,占总人数231人的57.6%。父母若放下家长的架子,让孩子与之处于平等地位,孩子往往能感受到,而且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更愿意向父母袒露心扉。
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
(一)、父母的教育程度对亲子沟通有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高的父母与中小学生的沟通会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知道怎么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去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标准,会比较体谅孩子的思想,能够与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交流氛围,从而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的交流。
(二)、父母子女的性别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亲子双方的性别也影响着亲子沟通。我们的研究发现,孩子会比较倾向于与母亲进行沟通。可见在家庭中,母亲与中小学生的沟通较积极,沟通的开放性较强。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小学生在谈论私人性的话题时,与母亲沟通的感觉更轻松。这主要是由于母亲和父亲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不同。母亲比父亲对孩子的理解性和接受性更强,反应更敏感,而父亲则比较决断,拥有更多的权威,因此中小学生不愿将一些情绪性的和个人的事情告诉父亲。
同时研究还发现女孩与父母的沟通比男孩多,女孩与母亲可以谈论更多的话题。这主要是因为女孩认为自己与母亲有更亲密的关系,所以相对而言,与母亲的沟通也会比较多。反而男生的性格属于比较刚强的,有些时候不愿意把比较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在很多时候,都不愿意与父母谈一些个人的问题,而是自我进行解决。这在很多程度上也决定了男性孩子家庭的亲子沟通的困难性。
(三)、孩子年龄对亲子沟通有影响
在年龄方面,研究发现中小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效果有所提升,但是沟通的开放性却有所降低,与父母的多数冲突也随着年级升高而变得尖锐和突出。另外,在青春中期中小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因为更多的涉及到沟通中父母对中小学生的行为约束,以及课外活动和异性交往等方面,加上中小学生又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凡事都会有逆反心理,这样就更加加剧了亲子沟通困难性。
(四)、家庭环境对亲子沟通有影响(是否单亲、父母关系)
1.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
研究表明,往往在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与子女能够更为直接、开放、充满耐心地讨论相互之间的分歧,较少出现沟通的困难和问题,并且亲子沟通和相互间的关系会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沟通问题也能够更好的向良性循环发展。相反地,在敌意、强制的家庭环境中,亲子之间在沟通时,经常相互抱怨、缺乏耐心,对冲突经常采取回避态度,从而亲子沟通难度加大,问题增多,形成恶性循环。
2.父母能否抽出时间来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考察报告关于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