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问卷调查,3xxxx的人认为“体制因素”是当前影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现行领导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合理和制度缺位,造成班子内耗扯皮、责权分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1.党政不分比较突出。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乡镇党委特别是书记越俎代庖,普遍存在以党政联席会取代党委会和政府会议,有的乡镇领导连政府应该召开什么会议都不清楚。领导体制不顺,导致党委与政府不是“一个方向一个音”,而是“一只脚一条腿”,这不仅使政府职能弱化,同时党委总揽全局的职责也严重受限,有的乡镇因此搞内耗,互相扯皮,影响整体合力。问卷表明,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把握不住全局的高达2xxxx,有4xxxx认为村党支部工作上搞统包统揽,作风上搞“家长制”、“一言堂”,4xxxx认为村党支部不注意发挥村委会和其它村级组织的作用。
2.村民自治存在误区。一是认识上的误区。部分乡村组织、干部对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往往一知半解,有的乡镇党政领导认为村民自治了,乡镇只能“指导”不能“领导”了,就从“管死”走向“放手”;一些村干部也认为可以不听乡镇的了,可以“自治”随便干了。二是行为上存在误区。一些地方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小组会议大张旗鼓开了一次后就名存实亡。村务公开几个月甚至几年如一日,往往除了应付上面检查,相当一部分村没有按时更新。三是村“两委”关系存在误区。问卷调查表明,有24.xxxx的人认为目前村党支部对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实行村民自治不够清楚。村民自治的误区,背离了党的要求,侵犯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影响了自治成效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乡镇权责严重失衡。在调查中,乡镇干部普遍反映当前乡镇存在权责严重失衡和机构不相统属的问题。一是乡镇“小针孔”难穿“千条线”。目前乡镇工作普遍存在高强度负荷运行的现状,有的人因此将乡镇形容为“针孔”,即使连轴转也难以应付上面的“千条线”。二是乡镇“小机构”难对“多座庙”。乡镇基层平时穷于应付接待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检查、调研,下来的哪路神仙都不敢得罪,到了县上哪个庙门都要把香烧到,因此浪费了许多精力和经费,难有“闲心”、“闲钱”深思和狠抓发展大事。三是乡镇 “小权力”难尽“大责任”。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责权利配置”是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主要因素的占到27.xxxx。座谈中,多数同志认为乡镇是“有限权利无限责任”,“七站八所”工作在乡镇,但经费的使用、管理又统筹到了县级部门,一些乡镇党委深感工作难于统筹、难于协调、难于落实,导致乡镇执行上级决策、站所执行乡镇部署都大打折扣。
三、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适应农村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农村工作的新特点,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六种能力上下功夫。
(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能力
党员是党的组织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才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肌体不断自净、活力不断提高,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开展“保先”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总抓手,坚持用先进典型鼓舞引导人、用反面事例教育警示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的观念不强、工作作风漂浮等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2.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健全评选、表彰、管理、使用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以良好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取向上。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任届制、民主评议和届中淘汰制以及正常离职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保持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5)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