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干部难选难配。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8xxxx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文化低、能力差的人,要挑选各方面素质较好的人担任村干部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农村干部待遇低、工作难度大、后顾之忧多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有能力、有文化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不愿当村干部,导致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跟不上,村干部难选难配的现象在当前农村比较普遍。据统计,今年我市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有3xxxx左右的村难以选配合适的人选,甚至有xxxx—xxxx的村选不出支书。
4.工作方法简单。一些乡村干部不注意学习和运用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安排布置工作仍停留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搞行政命令的多,用示范引导的少;有的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作风漂浮懒散,办事推诿拖沓,不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甚至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上访问题时,常常采取软拖逃避、欺瞒哄骗等方式,导致基层矛盾激化、干部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稳定。仅以农村干部抓农业生产的方式为例,3xxxx的调查对象反映农村干部仍在采取行政命令、催种催收的方式抓农业生产。
(二)执政基础不牢甚至继续流失,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构成党的执政基础的诸要素中,群众最重要。座谈中一些干部反映,当前一些乡镇、村党群干群关系不够紧密,个别地方形势还比较严峻。同时,一些偏远乡村硬件设施、法制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都直接阻碍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群众基础不牢。问卷调查显示,33.xxxx的人认为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疏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有的农村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欠深欠细,动辄喝斥、训诫,伤害了群众感情;有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侵犯了群众利益;有的搞强迫命令、盲目指挥,违背了群众意愿。调查中有的农民反映,前几年为了争取退耕还林指标,乡村干部动员农民退耕地甚至在好田好土种树苗,现在又要农民毁掉成片的树林而种植果树,对此,农民群众有非常大的抵触情绪。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干群关系,削弱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
2.法律基础薄弱。由于农村教育整体滞后和普法教育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淡漠,有法不依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农村宗族势力、地方恶势力在一些地方又有抬头趋势,加之一些地方警力严重不足、社会治安管理措施缺乏,造成农村部分地区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打架斗殴、恃强欺弱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保证,而且一些基层干部也因害怕受到打击报复不敢大胆履行职责,致使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社会复杂矛盾时退缩逃避,处置能力不强。
3.硬件基础较差。一方面,有的乡镇、村地理位置偏僻,物产资源贫乏,没有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有的乡镇、村尽管资源丰富,但交通很不便捷,农产品流通困难,农村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发挥。岳池县天平镇八块田村地处回龙水库水淹区,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镇村干部难以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该村17xxxx63xxxx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三)执政环境不优甚至趋于恶化,严重桎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调查发现,一些乡村位置偏远,发展环境差,发展后劲不足,多年山河依旧,基层党组织想方设法也深感突破乏术。
1.基层民主建设阻力较大。近年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群众参政议政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在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面。尤其是一些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民主政治意识差,认为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会使群众过多地干预村级事务,从而影响和动摇自己的“地位”,因此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主动甚至抵触。我们在对村级换届的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姓氏较少,同姓村民就以姓氏划线,形成一个、两个甚至三四个小集团,致使民主选举难以顺利实现,基层党组织只好采取折中办法进行解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