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用“改革提速”来建设中国良性政治生态。长期以来,我国一些改革难以推动,有的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有的是因为阻力太大,有的是因为矛盾太多。目前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却为我国加快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必须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动力。抓住时机,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这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好方法。首先,要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医疗、住房、上学、就业、养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始终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在金融危机面前,着力推进这些公共领域的改革,就抓住了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点。其次,要把制约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阻力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据专家测算,长期以来生产要素价格低估,令中国企业不合理节省了20%至40%的生产成本,这使企业一直不愿意承担更多资源节约和环保责任。面对金融危机,人们期待在兼顾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及时推进要素市场改革,真正实现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转变。否则,在这种要素禀赋环境下,中国企业如果仍然依靠廉价要素资源获利,就会失去技术创新的动力。此外,还要着眼长远大力推进改革。从中期看,需要在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条件。从长期看,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以提高社会消费预期。
五要用道德规范来建设中国良性政治生态。孔子《论语》中早就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思想,其中之“本”就是指道德价值观,“道”则是是非标准。意即有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有正确的是非标准,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自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就目前而言,我认为要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的和谐价值观,大力倡导公民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尤其引导各级领导树立“人民利益至上、人民权利至上和人民幸福至上”的价值观,进而加深干群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努力营造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建议要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人们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要通过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达到善于谅解和宽容的效果,进而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减小阻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更加注重扶持弱者和弱势群体,努力构建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比如,农村失去土地而又别无长技的农民,城里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都比一般人更需要社会的救济和关爱,更需要从政治层面来研究解决。又如,城市在人文关怀上依然以户籍为标准,对外地人及其子女低看一眼,沿袭早已丧失现实合理性的歧视性规定,从而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播下引发不和谐乃至矛盾冲突的种子。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实施人文关怀,努力从制度层面纠正这些有失公正的偏爱,进而努力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方略
金融危机的到来,迫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重新调整。这正好促使我们从传统发展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转变。只有坚持科学发展,保增长才可以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也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解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短板”问题,给“短板”尽可能地“加长”,从而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总之,坚定不移地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的根本之策,我们应更加坚定科学发展观的信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趋利避害,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开辟科学发展新空间,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关于新阶段中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