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线交易为典型代表的电子商务本身的记录是虚拟性的。这些记录即便被保留下来,其在计算机上的恶意修改也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更重要的是,网络是一个极度开放的空间,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易地改变站点,因而任何一个企业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就可以匿名进行商务洽谈和交易。同时,网上电子支付、计算机加密系统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电子商务的隐蔽性特征,使得税务机关无法真正有效监控纳税对象的交易行为,从而也就无法防止企业逃税。另外,网上交易的匿名进行,还有利于企业在关联交易中制定适宜价格来逃避税收,因为人们还无法确定其交易对象是关联企业。
2.征税对象的类型难以划分,差别税收政策无法实施。在现行税制中,各个国家在征收流转税的时候,都对有形商品销售、应税劳务提供、特许权转让等作了明确的划分,并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但这种差别税收政策在电子商务中却无法实施。如果说在离线交易中,由于交易标的以传统方式提供,实物流程仍然存在,征税对象能够区分,差别征税还可以顺利进行。那么在在线交易中,情形则彻底不同了。在线交易是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某些有形商品的销售,如图书、报纸、音像制品等直接转化为数字化形式提供,购买者只需在互联网上购买这些数字化商品,便可以通过浏览或下载来达到使用的目的。在这种交易中,实物流程已经被完全抛却,传统的以标的实物形式来区分征税对象的有关税法规定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人们(当然包括税务机关)很难有任何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判定本交易收入是销售所得、劳务所得还是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另外,数字化信息易于传递、复制、修改和变更也使得电子商务所得性质的划分变得更为复杂。既然征税对象的类型难以划分,差别征税自然也就无法实施。
(二)电子商务的税收管辖难以确定
从各国税法来看,其税收管辖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属人原则。即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凡本国居民从事的应税交易,本国均进行征税;二是属地原则。即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凡应税交易发生在本国地域范围之内,则进行征税;三是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合并实行。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比较多,故较坚持居民税收管辖权,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倾向于坚持地域税收管辖权。但是,当电子商务出现之后,“属人”或“属地”这两个税收管辖的连结因素都被割断了,使得税收管辖权难以确定。
三、电子商务中税收征管对策
1.关于纳税主体的身份判定
首先,针对电子商务网上经营的特点,必须对其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和备案制度,要求所有从事电子商务的纳税人在办理上网手续后,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应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取得专门的税务登记号,作为其身份的识别代码,并将该号码显示在纳税人所经营的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网站的访问者可以凭此查定网站的合法性后再进行交易,也便于税务机关掌握网上交易的情况。纳税人必须将网站、网址、网上商品种类、品名以及用于交易结算方法、网络银行账户等向当地税务机关登记,税务机关也应建立专门的有关企业电子商务状况的资源信息库,明确规定所有上网的纳税人在有效期限内将上网有关的资料报送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填报的资料要进行严格审核并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第二,要求企业在交易活动中使用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的验证机构(CA),如网络认证中心提供的数字证书,认证书中包含了交易主体的有关身份信息。所有参加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必须获得它颁发的电子证书(数字证书),确定其电子商务服务器的合法性,相当于在网上领取营业执照。这种类似机构可以协助税务机关识别网上纳税人的身份。
第三,加强商业用IP号码分配和转让的管理。如果有相关主体(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的配合,IP号码用于确定网上计算机的位置、所有者身份、姓名、地址是可行的。为此建议:(1)对商业用途的IP号码的分配、转让进行严格的公开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址、登记号等;(2)对商业网站和运营、驻留网站的组织实行许可证制度,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问题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