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一是架构绿色网络体系。控制沿河沿路绿地。结合内秦淮河、明御河两侧的环境整治,在重要节点处设置一定腹地滨河绿地,形成河道与绿带结合的带状绿地。加强沿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特别是御道街明朝轴线、中山东路民国轴线两侧道路绿带的建设,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建设光华门—东水关公园段绿带,率先沟通东部滨河绿带,形成月牙湖、护城河段明城墙风光带,与其它片区绿带贯通,构成市级绿化网络系统。努力增加块状绿地。充分利用山水资源,积极将现状山林、滨水地段建设成山地公园、滨水公园,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名胜古迹公园及遗址公园。重点建设基层绿地。在居住区、道路两侧、街头和公共设施附近,大量增加小游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等小块基层绿地,通过增加星罗棋布的基层绿地,改善绿地分布和居民可达性。二是综合性整治水环境。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思路,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排水、引水和污水处理体系,基本消除水环境污染,形成“排水畅通、水清岸绿、景观和谐、人水相亲”的城市水环境。对河道进行整治时,要加快生态型的整治,对坡岸、绿化等进行生态型建设,将河道整治成为集观赏、休闲、防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河道。
3、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以建立高效、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为目标,加快道路网络体系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区域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对城东地区,先行建设基础设施,合理安排功能布局,以基础设施引导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重点建成苜蓿园大街南下、苜蓿园8号路东进、绕城公路花园桥等一批道路。二是对老城区,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节点和区域性道路的改造,重点建设淮海路等一批人行地下过街通道,提高道路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三是探讨与实践复合设置停车场,缓解社会及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四是通过完善支路网络,消除“断头路”、“卡脖子路”,使区域道路网络更趋合理,市民出行愈加方便,交通通行能力显著增强。
4、突出老城改造建设。从提档升级出发,增加绿地、配套设施、道路面积,降低建筑、人口密度,实现“三个增加、两个降低”改造目标。以现有设施为基础进行整合,打破传统的按居民小区设置的惯例,以居住社区为单位进行设置,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实现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健身设施、菜市场、社区医疗卫生设施、物业管理、劳动保障、就业培训、社会救助等社区配套,充分发挥其便民性的功能。继续抓好朝天宫、甘熙故居的保护和开发,改造出新复成新村、慧园里历史文化片区,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挖掘现代商业文化内涵;加快实施老旧住宅小区治安防范工程,继续实施一批立面出新、平改坡改造工程;加快升州路、仓巷、三山街等地区破旧片区的改造,改善环境,提高居民居住、生活质量;抓好支街支巷改造和环境整体出新,突出打造王府大街、中山南路等一批景观道路。
5、突出新区现代化建设。加大对东部地区的投入,全面完成杨庄、联合、石山、高桥等城中村的改造和建设任务,通过提高配套、改善环境等多种手段提升居住环境,规划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老年公寓、五星级高中等生活服务设施。依托光华路沿线聚集的石林广场、百安居家居广场、五洲装饰大世界等家居建材类商场,打造光华路建材家居一条街。随着地铁二号线、宁杭高速、纬七路、宁芜铁路线改建城市轻轨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以及苜蓿园、孝陵卫地区控制性规划的实施,我区东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将会得以加快完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关于“提升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的调研情况汇报(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