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老城区面貌提档升级
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交通路网框架,自2006年以来,解放南路南下及其跨河桥顺利通车;完成xx中学东侧道路、xx巷、xx巷、xx沟等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完成xx河、xx沟河道整治;xx泵站、xx泵站等一批水利设施投入使用。精心打造御道街、长白街、建邺路、羊皮巷-后标营、FF路-光华东街五条景观路,出新西武学园、大香炉、柏果树、慧园街等30多条精品街巷。大力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或改建解放南路等公厕11座,改造垃圾中转站2座。完成羊皮巷、科巷等20多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成经济适用房(三期)2731套、廉租房150套,共26万平方米,四期选址确定,即将开工建设。
4、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围绕建设最佳人居示范城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全区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严格月牙湖、内秦淮河水V类水质标准控制,完成明城墙风光带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省戏校南侧、细柳巷等13块绿地,新增绿地20多万平方米,28所社区、南航社区等多个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省市级绿色社区。完成解放南路、瑞金路餐饮业环境污染控制示范街创建任务。完成小杨村、瑞金新村等19个小区出新并实施封闭管理,对300多幢房屋实施立面出新和平改坡工程。积极稳妥推进拆迁工作,拆除违章建筑100多万平方米。初步建成数字化视频城管。健全市容卫生考核考评机制,促进市容管理规范化。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摊点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加强爱卫创卫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复查验收。深化市容长效管理,完善执法队伍管理机制,推行环卫“一家扫”。
二、关于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1、总体经济环境欠优,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西部止马营地区老城改造还没到位,仓巷等区域设施破旧,与毗邻的新街口形象悬殊;东部城中村改造仍没到位,大的道路框架与储备用地建设缓慢,交通瓶颈依旧存在;新街口、大行宫地区商务楼宇周边环境不协调,停车场等商务配套设施不足,给商务楼宇的提档升级造成阻碍。
2、土地资源稀缺,后续发展储备不足。今年我区在经济适用房四期选址中发现可用做经济适用房的土地非常紧缺,不仅会造成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等社会问题,也会影响开发项目的拆迁安置,从而影响经济项目的建设推进。目前全区在建在拆项目需要安置房9115套,加上困难居民用房,缺口达1万套以上。
3、街巷、老小区多,管理难度较大。作为老城区,FF街巷众多,流动人口与摆摊点多,占道经营等现象严重;老小区多建于七、八十年代,设施陈旧、道路狭窄、下水管道不畅、没有物业管理,环卫保洁不到位,给居民出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群众的文明程度存在差异,自觉性不够,养犬、养鸽扰民、车辆乱停现象时有发生。
4、社区居民自治模式需进一步探索。社区居民自治已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小区试点运行,结合小区治安防范体系改造,将推广至更多规模较大的老小区,所需的人员、资金、管理配套等成本也将随之增加,自治模式的推广道路还很艰巨。
三、关于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围绕“建设区域性‘商贸商务中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人文宜居特色区’,建成现代服务业发达、区位功能完善、综合竞争力突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的主导功能区发展定位及以“一核三区”为重点的生产力布局定位,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区需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突出经济环境建设。一是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布局的成熟,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集约化发展。二是抓总部型项目和龙头型高端企业的引入和培育,促进产业链的形成,提升产业层次,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同时应高度关注规模龙头企业通过资本重组,包装上市获取战略扩张的内生动力。三是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将工商、税务、科技等各方力量融合,打造成为FF区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用体系化、制度化的建设方式来提高和维护FF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形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培育速度,为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关于“提升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的调研情况汇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