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在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配置,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不要人为地制造不平等。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者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入学机会,不要人为地制造新矛盾。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不要人为地限制个性发展。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应切实承担起主要责任,采取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教育资源区域内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循序渐进地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四要采取有效的教育均衡发展办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合理调整是基础,教师合理配置是关键;教育资源配置,要以标准定均衡,共享促均衡,监测促均衡。具体办法有:一是调整网点布局,因地制宜,合理集中办学,合理调整初中过大班额。二是制订办学条件标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师、装备等),使区域内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标准。三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积极发展寄宿制学校。四是实行“按需设岗、量化测评、竞争择优”的聘任制度和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流动。五是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六是实行支教、跟班学习、名师示教等制度,组织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组织城镇教育资源支持乡村学校,组织县级名师巡回教学、示范和指导。七是发展远程网络教育,充分利用好教师电子备课系统,提供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八是健全激励机制,实行过程管理,促进学生发展,落实教育公平。
(三)普高的加快发展和质量提高
普通高中教育是通识教育,是教育体系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既影响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又制约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更影响国民素质提高,是全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
发展内涵:高中教育发展包括量的积累和质的跃迁,是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普通高中教育以高考为主要出口,与社会要求存在差距,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搞平均主义并不能实现教育的平等,只能因势利导,利用教育的分层和流动功能,让不同需要的人受到不同需要的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直接源头,要下大力气认真解决高中教育滞后、制约各级教育协调发展这个“瓶颈”。
发展思路:一是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举。二是合理集中与科学布局统筹兼顾。三是提高质量与扩大规模统筹协调。四是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合理衔接。五是政府办学为主与多元办学相结合。六是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发展对策:一是加快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政府管理职能要逐步转向教育规划、政策供给、执法监督和教学督导等宏观管理,承担信息、咨询、监督的任务,逐步落实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人权、财权和事权。二是调整高中学校布局,形成以城区为主体的高中学校布局,抓好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加强等级学校建设,实行普通高中“分级达标、分类推进、动态管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办学水平,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用政策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高中教育,努力发展民办高中,形成多元办学体制。四是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狠抓落实。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岗位管理”的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学校引进优秀教师和管理人才,加强骨干教师力量。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加强校本培训和研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五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制度。加强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和提升,切实改革普遍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六是培养提高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发展潜力,正确选择成长路径。积极探索普通高中的分流以及与职业高中的沟通,拓宽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出口”,向高等学校和社会输送更多素质良好的毕业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对唱响学在城西,打造教育名县的思考(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