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一是加强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以宾西牛业公司为重点,扶强扶壮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向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技术服务、原料供应以及出资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反哺养殖业。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契约机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合作关系。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合作社管理、部门服务、农民受益、各方满意”的目标,鼓励肉牛小区业主、养殖大户、经纪人参与合作社建设。十一五期末畜产品加工预期目标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二是畜禽标准化生产基地体系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绿色畜产品生产,全面推广标准化饲养规程。坚决推进以标准化肉牛小区为主体的生产基地建设。到2010年,全县每个乡镇至少发展3处存栏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肉牛小区,规模养殖出栏的肉牛占全县出栏总量的70,肉牛生产实现绿色、特色、品牌化。规模养殖出栏的生猪占全县出栏总量的80,肉料比达到1∶3;绿色畜产品达到50。建成规范化的肉牛产业合作社17个。
三是加强畜禽良种工程体系建设。实施标准化繁育改良站点制度,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科技含量高、遍布全县的黄牛改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黄牛改良三元终端轮回杂交,严禁杂交乱配。到2010年,黄牛冻配改良达10万头,其中三元杂交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生猪、家禽良种率达到100。
四是加强饲草饲料工程体系建设。加快草地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草原载畜能力。对胜利、新甸、满井的草场进行人工种草、围栏封畜、松土补播。按《宾县退耕还草实施方案》要求,加快退耕还草的进度,建设高产人工草地和饲草饲料基地,增加饲草饲料产量。积极推行舍饲圈养方式,大力开展“三贮”、“三化”,普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10年全县秸秆利用率达到55。
五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及畜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加强动物疫病控制,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完善免疫监测、检疫监督手段,实施对动物及其产品有效监控。重点做好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及免疫证、产地检疫证、运输证和畜产品检疫登记卡的发放工作。到2010年,免疫耳标夹带率、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上市动物产品持证率、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奶牛健康认证率达到100;重点防治的22种动物疫病达到控制或消灭标准。
六是抓紧做好兽医体制改革和服务体系建设。要按照上级兽医体制改革精神,加快兽医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全社会对畜牧业的重视程度,加强畜牧行政管理职能。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立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建议各乡镇设置畜牧兽医站,作为县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根据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需要,聘任一定数量的村级防疫员,具体实施强制免疫和协助开展产地检疫等工作,原则上按每村1人,工作量大的可增设1人。村级防疫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人员录用和聘用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标准完善两个关键环节。重点抓好防疫灭病体系建设,落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做好防疫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工作,加强高层培育与建设,和龙头企业一道,加快生产技术、监测检验认证体系建设,争创名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县畜牧业发展及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