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论一般是以校园BBS论坛为主要场所,由校内热点事件或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其它社会突发事件等引发的,当评论类信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网络舆论。其制造主体是由那些对于特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相近看法、情绪、意见、观点的大学生组成的,他们通过校园网络表达意见和观点,相互讨论,在校园网络上形成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舆论。通常情况下,参与网上讨论的学生只是全体学生中的小部分,一般是由BBS论坛上的活跃者群体或者与舆论客体有着密切关系的大学生群体组成。在西南财经大学“草堂茗香”BBS论坛上关于“上论坛做什么”的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同学占21.3%,“自己发文章”只占3.1%,而“潜水,只浏览文章”的人却占到了61.4%,这反映了高校BBS论坛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在BBS论坛上真正引导舆论的只占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他们往往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对大部分其他的BBS论坛浏览者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舆论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虽然高校网络舆论的制造者和“舆论领袖”只是少数学生,却能够对多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作用。校园BBS论坛作为校园网络上的消息集散地和舆论场,是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消息和获取校内外信息的地方,在校大学生对校园BBS上的消息和热点舆论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因此当某个热点在校园BBS论坛上出现时,很快就会吸引大量关注的目光,不但网上发帖子参与讨论和浏览帖子的人会不断增长,关注者还会把网上的消息告诉身边的同学、朋友,引来更多人的关注。于是,这些舆论热点不仅会成为大学生们在网上关注和讨论的主要话题,还会成为他们在课间休息、自习结束、同学聚会等多种场合中谈论的共同话题,在校园中产生持续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探析
针对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呈现的以上特征,学校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地应对网络舆论带来的挑战。
(一)完善网络技术防控体系
高校信息技术设施齐全,信息化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高,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建立网络舆论监管机制,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切实抓好校园网站的登记和备案工作,落实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校内BBS论坛注册帐号与用户信息相配套统一的管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第九条明确规定:“BBS站对用户实行帐户管理。申请帐户需填写注册单,提供真实姓名和班级或工作单位等资料,经一定的核实程序,方能成为BBS站的合法用户。”按该条的规定,各高校的BBS站应设立站务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注册帐号的管理工作。
(二)健全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机制
健全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机制,旨在提高应对网络突发舆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重大舆情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应对工作,发挥校园网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正确舆论导向,为保持学校的稳定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程序提供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首先,应当建立事件潜伏期的网络舆论预防机制,高校公共突发事件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科学地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潜伏期的苗头,防患于未然。以***大学为例,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园网络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统战部、学工部、校长办公室、保卫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团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党委宣传部负责BBS的监控,早上8:00至下午18:00,组织研究生助管队伍,在专职人员的带领下,对BBS的内容进行监控、审查和分析,18:00至23:00,专职人员和学生门户网站“光华园”网站管理人员继续对BBS进行监控。节假日内,以值班的形式安排人对BBS进行监控。期间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网上热点问题,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发现不良倾向和苗头及时通报校园网络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部门,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同时,有针对性地撰写专题文章,结合实际开展专题讨论,疏导、化解矛盾,严格按照学校党委的行政的要求,对舆论方向进行正确的把握,监控舆情的发展,将有关贴子及时保存,删除有害信息,从而尽可能地把潜伏在学校的突发事件扼杀在萌芽阶段,防止其大规模爆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高等院校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运行模式分析调研(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