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资金收付管理
县财政局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财政资金收付管理流程;对用款计划按预算和项目进度等进行审核;对财政直接支付业务要求单位按照规定提供票据、合同等相关附件;拨款人员对各类拨款凭证及其附件的有关要素进行全面规范审核,复核人员对拨款人员提交的凭证、单据进行全面复核;财政汇缴专户、非税收入归集性账户等非税收入收缴账户中资金能及时进行清算,对收缴账户资金进行严格监控。我县于2006年12月在县本级全额拨款的预算单位开展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由县财政局为各改革单位新开设零余额账户,至2008年共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114个,核算中心设立时只开设2个大户,所以未从核算中心变更零余额账户,乡镇未开展财政授权支付改革;我县会计核算中心采取逐步退出单位形式撤消,中心成立时共核算单位99个,现已退出44个。
(五)账务处理
财政部门办理资金支付的相关原始凭单及报表能及时转交记账人员保管,记账人员全面核对后按日及时登录账务;相关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都按规定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人员岗位变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财政总预算会计人员工作移交手续,并制定规范的移交清册;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年终结账。综合科、农财科未设置会计主管。
(六)对账管理
建立了财政内部相关职能之间的定期对账制度,定期进行账证、账账、账实核对;建立了财政与银行之间的定期对账制度,做到银行存款余额与资金收付明细账全部核对相符。
(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
我县共开设财政资金管理账户56个,其中,在人民银行开户3个,在国有或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开户39个,在信用社开户14个,财政资金专户是在规定的银行范围开设的;新增设财政资金专户严格执行规定的审批程序;按照要求对财政资金专户进行了清理;建立了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档案制度;建立了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年度报告制度。
(八)印鉴和票据管理
对财政部门负责核算和管理账务建立了严格的印鉴和票据管理制度;拨款印章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实行了分人分印管理;印章的保管用专柜存放,做到人走章锁,但受条件限制,各单位印章用没有存放在保险柜;资金收付相关票据、凭证安排了专人负责保管,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建立了严格的领用和核销制度。受条件限制,各单位印章用专柜
(九)代理银行管理
我县代理银行有7个,与代理银行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责、利等事项;就相关凭证、单据、报表等的传递签订了规范的服务协议,严格执行专人送取、交接签字制度。
(十)信息系统管理
财政部门主要使用的系统有财政总会计核算系统、财政预算执行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财政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社会保障资金核算系统,主要是国库、预算、社保、综合股、乡镇总会计使用,其他股室基本采用手工账。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明确规定了系统维护人员不得办理资金收付业务;根据岗位分工情况,设置了不同的系统权限;信息系统相关操作环节都设置了安全密码,安全密码由专人分别保管;安全密码采取了定期更改等安全保护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财政资金管理因没有系统软件进行账务核处,仍然采用手工记账,财务人员业务参差不齐,未能严格按会计制度建账,记账随意,手续不清的问题时有发生。如凭证填制项目不全;经办、复核、验收,审批签章不全;会计科目使用不当;账簿记录摘要不清;不顺时记账;不结帐、转账;不按规定改错,没有统一的财务报表等。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
(二)内部制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应该说也是约束行为、防范风险的重要屏障。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同样是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重大隐患,我局对财政资金管理的部分制度不够完全或因制定时间早,不符合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制度执行不到位。如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对会计、出纳、稽核分设的要求,部份股室因人员少,除负责人外,只有一个工作人员,难以保证实施分设,也很难较好地完成繁重的日常工作和改革任务。财政与银行之间对账制度、相互制约机制和纠错机制尚不太健全,存在漏洞,如现行的经办人与开户银行网点经办人之间的“点对点”的对账制度。股室因业务经费缺少,资金管理的印鉴、票据等安全物品没有保险柜保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财政局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