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卫生防疫检疫体系不健全,为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能力差。一是防疫不到位,主要原因是防疫打针难,工作推进阻力大。绝大部分农民不愿给牲畜注射预防针,财政对动物防疫又没有经费投入,影响了动物防疫所需疫苗药品物资设备的供应,使我县的动物防疫工作无法正常有序的开展,动物防疫密度在60%左右。二是检疫不全面,主要原因是检疫用设备配备不全、短缺,检疫手段滞后,导致“放心肉”工程无坚实的技术后盾。我县以生猪为主的畜禽定点屠宰至今仍未完善,市场补检仍为主要检疫形式。三是基层两站都属于自收自支单位,防疫检疫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低,乡镇兽医站职工青黄不接,面临站跨人散。畜牧兽医站年轻职工群众基础差,工作经验不足,经济收入少,不愿在兽医站工作;中老年工作经验丰富,但职工体弱多病,加之编外兽医多,收费标准乱,经济收入少,因单位经济困难,无资金投入社保,职工后半生的生活没有保障。对单位失去信心,兽医技术人员资源缺乏,已面临站跨人散状况。片区动物防疫检疫站属于自收自支单位,资金来源不稳定,检疫人员报酬无法保障,检疫违法违规违纪现象严重,使发生在基层的一些老毛病长期得不到遏制,具体表现为:检疫人员私自转让、买卖检疫票证现象时有发生;只收费不检疫或只收费不出证现象长期难以杜绝。
(2)畜牧科技推广示范体系不健全,科技对畜牧业发展贡献率不高,良种推广困难,养殖户比较效益低。县本级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县畜牧食品局全局23名职工当中,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2人,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的只有3人,其中1名将于2006年退休,1名常年生病。如此人员结构很难满足工作需要。
(3)企业投资软环境还不够优。主要体现在养殖场用地上。虽然江委发〔2003〕30号文件明确规定兴办养殖场搞农业开发的用地,应视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用地,但真正落实文件精神,还有很大差距,在申请用地上,政策极不宽松。
(三)发挥优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牧产业
第一,定好一个方向,选好一条路子。
1、抓好品种良种,提高生猪品质。要采用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推广畜禽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改良步伐,积极开展优质二杂母猪的选留,淘汰一般母猪和劣种母猪,加大优质瘦肉型猪推广力度,扩大外种猪三元杂交面;进一步规范种猪市场,依法加强对引种的管理;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增加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做大无公害优质生猪生产。
2、抓好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要精心培植和引导XX高金食品有限公司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与养殖大户建立起稳定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促进龙头加工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发展。
3、抓好科技推广,促进科技兴畜。要采取典型引路、重点扶持等措施,以科技为依托,采取项目拉动的办法,按照标准化生产“统一圈舍建设、统一引种、统一饲养规程、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投入品控制、统一合同销售”的“六统一”要求,建成一批以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为核心、养殖大户为主体、适度规模养殖户为基础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形成若干支撑产业发展的畜禽养殖专业村、专业乡,为产业开发经营品牌畜牧业创造条件。
4、抓好特色养殖,打造地方品牌。一个是獭兔,养殖獭兔市场行情好,獭兔皮价格高,见效快。以三江獭兔养殖场为龙头,积极推广“大户带小户,技术作帮扶,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另一个是XX黑山羊,XX黑山羊是在XX独特的自然条件下,经过多年选育优化形成的一个优良地方山羊品种。2003年,XX黑山羊被省畜禽品种改良总站、四川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列入四川各地黑山羊生长性能及遗传特征研究项目,正在争取地方山羊品种命名。
5、抓好专合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发挥好专合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协会要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在农民与产品市场、农民与龙头企业、农民与营销大户以及农民与政府之间建立起信息流通的桥梁。要发挥好专合组织对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作用,做好畜牧产业的社会化服务,并以协会为载体,通过协会自身壮大的形式积极推进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畜牧产业做大做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调研报告立足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大做强XX畜牧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