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喧嚷(xuān) 胚芽(pēi) 慰藉(jí) 强聒不舍(guō) ....B. 颓唐(tuí) 鄙夷(bǐ)) 阐证(chǎn) 万恶不赦(shè) ....C. 恐吓(hè) 枘凿(nèi) 脊梁(jǐ) 吹毛求疵(cī) ....D. 虬须(qiú) 攫取(jué) 豁免(huò) 屹立不动(qǐ) ....2.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蝼蚁 虔诚 打牙祭 一代天骄 B. 窒息 馈赠 墓志铭 越俎代庖 C. 阴霾 恣雎 堰塞湖 中流抵柱 D. 睿智 诓骗 吝啬鬼 润如油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
B.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从整体入手,要紧扣文体特点,联系人物生活的环境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任何断.章取义的分析都是不可取的。 ...
C.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D.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 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C. 健步行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练孩子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下面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B.“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C.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D.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 ③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④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⑤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
⑥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 A.④⑤③⑥②① B.④①⑤③⑥② C.③②①⑥④⑤ 7.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采用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她亲切温柔的爱的使者的形象。
B.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鱼我所欲也》分别选自《孟子》和《庄子》。这两部作品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8.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白话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精彩故事,如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B.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C.“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这句名言出自英国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培根《随笔》中的《谈美》。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经历了观看绳上跳舞,用手帕缚成平台表演军事演习的游戏,在集市做各种姿势赚钱以及参观首都密尔敦多等事情。 9.阅读语段,回答问题。(4分)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以上文段出自英国女作家 的小说《 》。其中的“我”“你”分别指 、 。(2分)
(2)从整部作品看,女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 (2分)
10.默写。(8分)
(1)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D.③⑥④②⑤①
(2)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3)足蒸暑土气, 。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4)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马快弦急说明战斗激烈的句子是 , 。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2分) (一)古诗词鉴赏。(4分)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1. 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 ,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 的特点。(2分) 12. 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②①
公输盘服。
【乙】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分别断两处。(2分)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2)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吾义固不杀人( ) (2)知而不争( ) ..(3)二人对酌( ) (4)是山余亦未登( ) ..15.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2)差矣,汝之言!
16.【甲】文中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了墨子什么主张?(2分) 17.【乙】文“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9分)
读,更要读书
①这是一个络时代,读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络固然给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与趣味,然而,如果将大量的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内心反而容易浮躁不安,难以沉静。
②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络相比,读书 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一心的沉静, 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③因此,读,更要读书。
④一谈起读书,我们总是抱怨太忙没时间,但偏偏又能挤出时间刷微博、看视频。读是轻松的,可以一目十行,脑子里过一遍,不一定留下痕迹;读书是深沉的,要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感悟。所以,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我
③
②
①
们不愿意把时间用在“费脑子”的事情上。
⑤拒绝喧嚣的社交络,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是需要勇气的。去年,“红”埃森娜在YouTube上发布了最后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并彻底删除了自己的账号以及 275万个订阅者。为什么这么做?埃森娜认为,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制作出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虽然能获得关注,但也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⑥我们生活在这个被屏幕统治的时代,时空被络割裂,“碎片化”成为生活常态。诚然,从络获取信息很重要,彻底逃离络几乎不可能。但是,面对络,我们可以做出有益的选择。让我们放弃那些八卦消息和无聊视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读书吧!
18.在第②段的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19.用“/”划分选文的结构层次。(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0.选文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针对现象: 中心论点: 21. 从选文内容看,埃森娜为什么要放弃社交媒体?(2分)
22.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处理“读”和“读书”的关系。(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5分)
雪 夜
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你说的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试卷合集)深圳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22套合集含答案 -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