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MPa B、0.2MPa C、0.1MPa D、0.05MPa 88.处理氨双级压缩机的高压级液击时,待机体表面霜层融化,可缓慢开启( )。 A、高压级吸气阀 B、高压级排气阀 C、进、排油阀 D、旁通阀 89.液击时( )会造成卤代烃压缩机吸气阀片断裂。
A、吸气中带有较多液体,产生的低温 B、排气中带有较多液体,产生的低温 C、吸气中带有较多液体,产生的冲击 D、排气中带有较多液体,产生的冲击 90.为防止奔油,活塞式卤代烃制冷压缩机应装( )。
A、排气止回阀 B、排气油过滤器 C、油冷却器 D、曲轴箱油加热器 91.低压循环贮液器液位过高时,( )加大向蒸发器的供液。
A、开大回气阀,起动备用氨泵 B、关小节流阀,备用停机
C、关闭节流阀,起动备用氨泵 D、关闭节流阀,在用氨泵停机
92.中间冷却器液位过高时,就失去( )的作用,严重时制冷剂液体会进入高压级压缩机,造成液击。
A、气液分离 B、循环贮液 C、净正吸入压头 D、液体循环倍率 93.由于油的密度大于氨液的密度,若蒸发器中存油过多会形成油柱,造成( )中的制冷剂无法通过蒸发器。
A、氨泵系统 B、直接蒸发系统 C、强制供液系统 D、重力供液系统 94.卤代烃制冷系统的低压侧因泄漏出现负压,渗入的水分会与(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腐蚀性化合物。
A、润滑油 B、空气 C、载冷剂 D、制冷剂 95.管路防潮层和防腐涂料破坏后( )会使管路、容器存在锈蚀。
A、润滑油 B、制冷剂 C、干空气 D、水分
96.制冷系统运行时,测量压缩机电机的( ),与额定电流相比较,较低则表明可能有泄漏。
A、启动电流 B、运行电流 C、堵转电流 D、泄漏电流 97.为预防制冷剂泄漏事故,应定期检查( )腐蚀情况。
A、水冷却塔表面 B、制冷设备、管道钢铁表面 C、循环水泵和管道 D、盐水池壁面 98.为防止压力急剧升高造成制冷剂泄漏事故,决不能( )。
A、关闭气体管道流出端的阀门 B、关闭充满气体的管道两端的阀门
C、关闭满液的液体管道流出端的阀门 D、同时关闭满液的液体管道两端的阀门 99.处理泄漏事故时,( )应有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A、管理人员 B、被撤离人员 C、围观人员 D、现场处置人员 100.发生氨泄漏时,如有可能,尽快隔离泄漏点( )。 A、保护压缩机 B、防止液击
C、减少制冷剂泄漏量 D、减少冷却水用量
101.当制冷系统情况紧急时,可将紧急泄氨器的水阀和( )打开排出氨。
A、排气阀 B、节流阀 C、安全阀 D、液氨排出阀 102.零部件的规格型号是反映其性质、性能、品质的一系列指标,一般由一组字母和( )组成。
A、算式 B、公式 C、数字 D、编号
103.制冷设备使用维护时应准确详尽掌握设备及其零部件的( )、规格型号等参数,才能够保证零部件归类准确、统计清晰、便于管理、更换正确 ,进而保障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A、质保期 B、出厂编号 C、价格 D、品名
第 6 页 共 13 页
104.对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连杆,应常备的备品备件主要有( )与连杆小头衬套。 A、活塞销 B、连杆螺栓 C、砂纸 D、连杆大头轴瓦 105.在制冷设备维护及零部件更换过程中,装配精度要求严格。装配精度主要包括: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和接触精度。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包括配合精度和( )精度。
A、形状 B、组合 C、加工 D、距离
106.零部件的损坏原因主要有( ),疲劳失效、老化,腐蚀,制造及装配质量差,操作、维护不当等。
A、磨损 B、风化 C、人为破坏 D、氧化
107.( )指在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容易损坏失效,使用寿命较短,经常需要更换的或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更换的零件或部件。
A、附件 B、备件 C、专用件 D、易损件
108.拆卸制冷压缩机前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应保证作业场所整洁、通风良好、照明充足,配备适用足够的( ),配齐救护用品,熟悉应急预案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A、运输工具 B、消防器材 C、监控设施 D、计量器具 109.拆卸制冷压缩机应尽量采用( )的或选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A、进口 B、专用 C、国产 D、自制 110.位于轴端的带轮、链轮、齿轮以及轴承等零件,不可用( )法拆卸。
A、拉卸 B、顶压 C、击卸 D、温差法
111.键连接拆卸时,常采用浸润( )的方法来帮助拆卸,由于它渗透性强,进入联接面后,可使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减小,并可将阻塞在接触面间的尘垢溶化,便于松动拆卸。 A、机油 B、酸液 C、煤油 D、碱液
112.成组螺纹联接件拆卸时,首先将各螺纹件拧松1-2圈,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四周后中间按( )方向逐一拆卸,以免力量集中到最后一个螺纹件,造成难以拆卸或零部件的变形和损坏。
A、对角线 B、平行线 C、顺时针 D、逆时针
113.拆卸尺寸较大的轴承或过盈配合件时,为了使轴和轴承免受损害,可利用( )的方法来拆卸。
A、冷冻 B、浸油 C、加热 D、锤击
114.小型制冷压缩机的机体,一般将气缸体和曲轴箱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结构,这种结构可提高整个机体的( ),使用寿命长。
A、刚度 B、硬度 C、耐腐蚀性 D、紧凑性 115.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筒形结构的活塞组主要由筒形活塞、活塞销、活塞环(气环和油环)、弹簧挡圈等零件组成
B、筒形活塞通常由顶部、环部、裙部和活塞销座四部分组成
C、中小型高速多缸压缩机的活塞上,一般装有1~3道气环和1道油环 D、气环和油环如果不出现折断现象,不必拆卸更换 116.制冷压缩机常用的阀片主要有环片阀和( )。
A、止逆阀 B、截止阀 C、安全阀 D、簧片阀 117.如图所示的工具是( )。
第 7 页 共 13 页
A、塞尺 B、直尺 C、千分尺 D、游标卡尺 118.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间隙用( )测量,要从气缸面上、中、下三个部位测量。 A、钢尺 B、游标卡尺 C、塞尺 D、内卡钳 119.更换新的活塞环时( )。 A、不必检查调整间隙 B、只检查调整锁口间隙
C、对各项间隙进行检查,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应调整 D、只要规格型号相同即可
120.金属零件与周围介质产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造成表面材料损耗、表面质量破坏、内部晶体损伤导致零件失效的现象称为( )。
A、变形 B、断裂 C、腐蚀损伤 D、磨损 121.( )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设备价值损失,又叫精神损耗。
A、有形磨损 B、正常磨损 C、闲置磨损 D、无形磨损 122.腐蚀磨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磨损过程,( )不易发生腐蚀磨损。 A、高温环境 B、酸、碱、盐环境 C、潮湿环境 D、常温干燥环境 123.设备正常磨损阶段的磨损量与( )成正比。
A、设备运行时间 B、设备闲置时间 C、设备购置时间 D、设备承受冲击力 124.以下零件必须更换的是( )。
A、阀片表面击伤 B、活塞环磨损 C、压缩机的主要承力件发现裂纹 D、主轴磨损
125.零件修复后,必须恢复零件原有的技术要求,如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硬度等。即满足零件修复的( )要求。
A、安全性 B、准确性 C、可靠性 D、经济性 126.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磁粉法、渗透法、超声波法和( )等。
A、测距法 B、检视法 C、射线法 D、测量法 127.零件的检验内容分修前检验、修后检验和( )。
A、修中检验 B、装配检验 C、拆卸检验 D、综合检验 128.( )是一个或几个合件与若干个零件的组合,在结构与装拆上有一定独立性,但不具有完整功能。
A、部件 B、组件 C、零件 D、合件
129.( )装配就是将若干个零件、组件安装在另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部件的过程。 A、部件 B、组件 C、零件 D、合件 130.( )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速度上的精度。
A、尺寸精度 B、相互位置精度 C、相对运动精度 D、配合精度 131.校正零部件的位置精度、调整运动副间的间隙属于装配工作的( )环节。
A、清洗 B、联接 C、调整 D、检验、试验
第 8 页 共 13 页
132.建立尺寸链的正确步骤是( )。
A、找出封闭环即装配精度??查找组成环??建立尺寸链??判别组成环的性质 B、找出封闭环即装配精度??建立尺寸链??查找组成环??判别组成环的性质 C、建立尺寸链??找出封闭环即装配精度??查找组成环??判别组成环的性质 D、判别组成环的性质??查找组成环??建立尺寸链??找出封闭环即装配精度
133.若封闭环的实际尺寸已小于所要求的封闭环的最小尺寸,则修配环再进行修配,只能使封闭环的尺寸( )。
A、更大 B、更小 C、不变 D、不存在 134.制定装配工艺规程不需考虑( )。
A、零部件装配顺序和方法 B、装配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C、检验工具 D、零部件价格
135.松键联接应用广泛,以下做法不符合松键装配要求的是( )。
A、清除键和键槽的毛刺 B、检查键槽对轴线的对称度和平行度 C、检查键侧直线度 D、配合面应打毛,以加大摩擦力 136.如图所示,是( )汽缸盖。
A、整体式风冷却 B、可拆式水冷却 C、整体式水冷却 D、可拆式风冷却 137.对于水垢,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降低换热效率
B、增大设备的运行成本 C、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D、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减缓金属腐蚀速度 13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洗后,可以防止传热面上形成水垢 B、碱洗后,可以防止传热面上形成水垢 C、机械清洗后,可以防止传热面上形成水垢
D、定期清理、清洗除垢,能保持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139.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换树脂吸附能力强,能将游离在水中的钙、镁离子吸附,从而使给水硬度达到合格标准
B、所有的热交换器都适合用软化水
C、水经电磁场处理后,可暂时消除碳酸钙的结晶附壁能力 D、应降低补充冷却水的碳酸盐硬度 140.酸洗结束后,应进行( )。
第 9 页 共 13 页
A、酸液浸泡 B、水冲洗 C、通风干燥 D、碱洗 141.水的导热性能和比热容与空气相比( )。
A、高 B、低 C、一样 D、或高或低 142.按被冷却对象的不同,蒸发器可分为冷却固体、冷却液体和( )等种类。
A、卧式 B、立管 C、冷却气体 D、螺旋管式 143.壳管式冷凝器的进出水温差( )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A、不能 B、不易 C、容易 D、很难 144.下图所示是( )冷凝器的结构。
A、套管式 B、板式 C、蒸发式 D、壳管式 145.下图所示是( )冷凝器的结构( )。
A、套管式 B、板式 C、蒸发式 D、壳管式
146.( )集水冷壳管式冷凝器、冷却塔、循环水泵、水池、连接水管道为一体,采用上、下箱组装方式,结构紧凑、占地小、重量轻、接管少、安装方便快捷。
A、蒸发式冷凝器 B、板式冷凝器 C、壳管式冷凝器 D、套管式冷凝器 147.下图所示是( )。
A、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B、螺旋管式蒸发器 C、立管式蒸发器 D、干式氟利昂蒸发器 148.如图所示是( )。
第 10 页 共 13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级制冷工理论知识复习题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