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某牵引变电所供变电工程设计》
Rd?2W2e?I2e(?Z1?Ri)2I2e得导线电阻R?W2e?3?0.1?0.98?。 52铜导线??0.018??mm2/m,L?l,则其截面积S??lRd?1.42mm2。
因此,选择截面积为2.5mm2的铜导线,可满足要求。 热稳定性校验: (I1ekt)2?t?(0.4?75)2?1?900kA2?s 计算短路热效应tjx?1.5?1.56?0.05?3.11s Iz?9.7kA 故 Iztjx?30.17kA?s
22?(I1ekt)2?t?Iz2tjx ,满足热稳定性校验。
动稳定性校验: ku2I1e?165?2?0.4?93.34kA?ich?13.90kA 校验作用于互感器绝缘瓷瓶帽上的机械应力: 取a=1m,l=1m,则F?1l2?1.73??ich?10?7?16.7N 2a满足动稳定性校验,说明互感器对机械力的作用是稳定的。 因此,选择LCWD—110—D11型两贴心互感器能满足要求。
第11节 防雷接地设计
发电厂,变电所遭受雷害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雷直击发电厂、变电所;另一方面是雷击输电线路后产生的雷电波沿该导线侵入变电所、发电厂。
11.1 防雷设计
防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变电所内安装合适避雷器以限制电气设备上的过电压峰值,同时设置进线保护段以限制雷电流幅值和降低侵入波的陡度。
本课程设计中在110kV侧,27.5kV侧,10kV侧分别装设Y10W5—110/295型号,Y10W5—42/40型号和Y5W5—12.7/44型号的氧化锌避雷器。
11.2 接地设计
除利用自然接地极以外,根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要求敷设一个统一接地网,然后再避雷针和避雷器安装处增加3—5根集中接地极以满足防雷接地要求。
- 23 -
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某牵引变电所供变电工程设计》
第12节 总结与体会
首先,我要感谢学院的老师能够给我们安排这样的课程设计,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理论虽高于实践却是来自于实践,知识只有在用于实践之后才又意义,也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才会更深的理解和记忆所学,才会更好的提高自己,弥补所学不足。这次通过对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的设计,实在是让我受益匪浅,此次课程设计之后,我对供变电的一般设计原则、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
然后,通过课程设计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材料组织能力,同时也使我认识和熟练了一些常用的软件,如画图软件,Office软件,以及AutoCAD软件等。
最后,通过课程设计使我认识到由于所学知识的局限性以及缺乏经验,我的设计可能不够合理,也不够完善。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知识,使自己有所进步。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我的设计可能不够合理,也不够完善,同时由于水平有限,其中会有错误,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贺威俊等 编著.《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贺威俊、简克良 主编.《电气化铁道供变电工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3]娄和恭等 合编.《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4]李群湛 贺建闽 编著. 《牵引供电系统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曹建猷 著.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 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
- 24 -
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某牵引变电所供变电工程设计》
附录
三相双绕组牵引变压器主要技术数据
设备型号 SF1-10000/110 SF1-15000/110 SF1-20000/110 SF1-31500/110 SFY-40000/110 SF7-20000/110 额定容量(kVA) 额定电 压(kV) 高压 低压 10000 110 27.5 52.5 210 16.5 59 10.5 15000 110 27.5 78.8 315 22.5 80 10.5 20000 110 27.5 105 420 27.5 104 10.5 31500 110 27.5 165 660 38.5 148 10.5 40000 110 27.5 270 840 38 180 10.5 20000 110 27.5 105 420 25 115 10.5 额定电 流(A) 高压 低压 损耗 (kV) 空载 短路 阻抗电压(%) 空载电流(%) 连接组别 冷却方式 2.5 YN,d11 ONAF 2 YN,d11 ONAF 2 YN,d11 ONAF 2 YN,d11 ONAF 2.1 YN,d11 ONAF 2 YN,d11 ONAF 三相双绕组电力变压器主要技术数据 表15-2
额定容量(kVA) 高压(kV) 电压组合 高压分接范围 低压(kV) 连接组号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空载电流 阻抗电压(kW) (kW) (%) (%) 100 200 315 400 500 630 800 Y,d11 0.37 0.55 0.76 0.92 1.08 1.30 1.54 - 25 -
2.25 3.70 5.30 6.40 7.70 9.20 11.00 2.6 2.2 2.0 1.9 1.9 1.8 1.5 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某牵引变电所供变电工程设计》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27.5 ?5% 6.3, 10.5 1.80 2.20 2.65 3.40 4.00 13.50 16.30 19.50 19.80 23.00 1.4 1.3 1.2 1.1 1.1 6.5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标准准确级及最大误差允许值 表15-3
准确级 0.1 0.2 0.5 1 3
电压范围(%) 负荷范围(%) (80~120)%×U1e (25~100)%×S1e 最大允许误差 电压误差(%) 相位差(?分) 0.1 0.2 0.5 1.0 3.0 5 10 20 40 -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标准准确级及最大误差允许值 表15-4 准确级 3P 5P
电压范围 中性点有效接地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负荷范围 (25~100)%×S1e (5~150)%(5~190)%×U1e ×U1e 最大允许误差 电压误差(%) 相位差(?分) 3.0 120 6.0 240 JDJ2-27.5户外型电压互感器主要技术数据 表15-5
原边额定电压(kV) 额定容量(VA) 0.5级 1级 3级 最大容量(VA) 连接 组别 试验电压(kV) tgδ 一次对二次及地 二次对地 27.5 150 250 1000 1000 I,I0 95 2 2%
JD-63户外型电压互感器主要技术数据 表15-6 额定最高工准确级电压作电压及额定比(V) (kV) 输出容极限输负荷功连接 出容量率因数 组别 (VA) 工频耐受电压 (kV) 一次对二次及地 140 (1min) 量(VA) 55000/100 60 0. 5级 200VA 1500(cos为0.8~1) 0.8(滞后) I,I0 二次对地 2(1min) tgδ ≯2%
JCC1户外型电压互感器主要技术数据 表15-7 型式 适用海拔 地区 (m) 环境温度(C) o额定电压(kV) 一次 基本二次 辅助二次 - 26 -
额定容量(VA) 最大容量VA 1级 3级 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某牵引变电所供变电工程设计》 JCC1-110 JCC1-110TH JCC1-110GY 一般 地区 湿热 地区 高原 地区 ≦1000 ≦1000 ≦3000 -30~+40 0~+40 100 0.1 /100 /3 /3 /3 110 500 1000 2000 -30~+40
JCC2户外型电压互感器主要技术数据 表15-8
额定电压比 (kV) 准确级与额定输出(VA)(cosФ=0。8滞后) 最大 连接输出 组别 (VA) 允许过电压 设备油重重量 (kg) (kg) 110/3 :0.1/3 :0.1 1级 500 3级 1000 1.15Ue 1.5Ue I,I0,长期可持 2000 I0 运行 续30s 350 75
JCC6-110、JCC6-110GYW2户外型电压互感器主要技术数据 表15-9 额定电压比 (kV) 准确级与额定输出(VA) (cosФ=0。8滞后) 0.2级 0.5级 1级 3P级 极限 输出 (VA) 工频耐压 (kV) 一次对二次及地 tgδ 110/3 3 二次对地 :0.1/:0.1 150
300 500 500 2000 5 1min 2 1min ≯2%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标准准确级及最大误差允许值 表15-10
准确度 负荷 范围 (%) 在下列额定电流百分数时的电流误差(%) 在下列额定电流百分数时的相位差(+-分) 5 0.4 0.75 1.5 3.0 - 20 50 100 120 0.1 0.2 0.5 1.0 - 5 20 8 15 45 90 - 50 - - - - - 100 120 5 10 30 60 - 5 10 30 60 - 0.1 0.2 0.5 1 3 (25~100)%×S2e (25~0.2 - 0.35 - 0.75 - 1.5 - - 3.0 0.1 15 0.2 30 0.5 90 1.0 180 3.0 - - 27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某牵引变电所供变电工程设计(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