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颅脑 一、正常脑MR
1. 正常脑MR:各序列扫描图像示脑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区,灰白质界限清楚,脑沟、脑裂、脑池及脑室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颅骨及头皮组织形态、信号无异常。 二、脑血管疾病 (一)脑梗死
1. 缺血性脑梗死:平扫于右颞叶见大片在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局部脑组织肿胀,右侧脑室受压,中线无明显移位。注射Gd-DTPA可见右颞叶区侧裂动脉群强化,脑组织无明显强化。
2. 缺血性脑梗死:于左额叶可见片状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夹杂少许短T1信号,病变局部脑回肿胀,脑沟变平。注射Gd-DTPA扫描,可见左额叶病灶呈“脑回样”强化。
3.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右侧放射冠、胼胝体、脑干可见多发斑片状及点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脑沟、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扩大。 (二)颅内出血
1. 脑出血(急性期):于右顶叶后部可见片状不均匀短T1短T2异常信号,周围可见长T1长T2水肿带环绕,病灶有中度占位效应,右侧脑室后角受压,中线轻度向左移位。
2. 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期):于双侧额叶硬膜下见“新月形” 短T1长T2异常信号,局部脑回受压、聚拢,余颅内未见其他异常。
3. 硬膜外血肿(超急性期):于右颞部颅骨下方见一梭形等T1长T2异常信号,病变与脑组织分界清楚,其间可见硬膜相隔,局部脑组织受压,右侧脑室受压略变小,中线结构无移位。
4. 蛛网膜下腔出血:于右侧侧裂区可见侧裂“铸型”样短T1长T2异常信号,未见颅内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征象,3D-TOF-MRA示大脑中动脉痉挛变细。 三、颅内肿瘤 (一)神经胶质瘤
1. 左额叶胶质瘤:于左额叶见一类圆形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病灶大小约为
1
3.5cm×3.2cm。病灶境界清楚,边缘规则,周围有少量水肿,局部脑沟变平。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
2. 室管膜瘤:平扫第四脑室内可见类圆形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病灶境界较清楚,大小约3.0cm×2.8cm。与第四脑室底紧密相连,第四脑室被撑大,幕上脑室扩大积水。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 (二)脑膜瘤
1. 左额叶凸面脑膜瘤:于左额叶前方大脑凸面见一卵圆形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肿块,病灶境界清楚,以宽基底与硬膜相连,周围可见大片状水肿带,左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右移。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均匀强化,且可见“脑膜尾征”,大小约为2.6cm×2.0cm。
2. 鞍结节脑膜瘤:平扫于鞍上见一类圆形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肿块,病灶境界清楚,基底部附着于鞍结节及鞍隔上方,视交叉及第三脑室前下部受压。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均匀强化,大小约2.6cm×2.0cm。 (三)垂体腺瘤
1. 垂体大腺瘤:于鞍内可见不规则形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肿块,其内可见类圆形短T1长T2信号,病灶由鞍内向鞍上、鞍旁生长,蝶鞍扩大,鞍底下陷,双侧海绵窦受累,视交叉上抬受压,肿块大小约2.6cm×2.0cm,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等强度强化。
2. 垂体微腺瘤:冠状面平扫垂体腺左侧稍饱满,其内可见一小圆形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垂体柄无偏移,鞍底无局限性下陷,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垂体腺明显强化,其左侧可见一小圆形未强化区,直径约0.4cm。
(四)颅咽管瘤:平扫于鞍上见一不规则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部分为实性,部分为囊性,病灶边缘呈分叶状改变,视交叉、第三脑室前下方及额叶后下部受压,幕上脑室扩大,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囊壁呈中等度强化,肿块大小约6.4cm×4.8cm。
(五)听神经瘤:平扫于右侧桥小脑角区见一类圆形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边缘清晰,略呈分叶状改变,右侧听神经增粗,与肿块相连。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大小约2.6cm×2.0cm。 (六)脑转移瘤
2
1. 多发脑转移瘤:于双侧额叶、右侧颞叶及右枕叶见多个类圆形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可见少许短T1异常信号,病灶位于皮-髓质交界处,边缘整齐,境界清楚,周围可见大片状水肿带,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结节状强化,病灶直径为1.0-2.5cm。
2. 单发脑转移瘤:于左额叶后部皮层下方可见一结节状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病灶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周围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病灶有轻度占位效应。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结节状强化,病灶大小为2.0×1.8cm。 四、脑挫裂伤
1. 左额叶脑挫裂伤:于左额叶前下部见片状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夹杂点状及片状短T1短T2异常信号,局部脑组织肿胀,可见少量水肿带环绕。头皮和颅骨未见形态和信号异常。 五、颅内感染性疾病 (一)脑脓肿
1. 右颞叶脑脓肿:平扫于右颞叶见一环形等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环壁较薄,且薄厚均匀,直径约2.2cm,周围可见大片状水肿带,病灶有轻中度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环壁显著强化。 (二)结核性脑膜炎:
1. 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平扫见幕上脑室对称性扩大,右侧基底节区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见右基底节病灶轻中度强化,基底池及环池明显强化。 (三)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平扫于双侧颞叶内侧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局部脑组织肿胀,脑沟变浅,余颅内未见其他异常。 六、脑白质病
(一)多发性硬化:平扫于双侧额叶白质区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病灶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
(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于双侧脑室后角周围可见对称性大片状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基底节区及额叶白质区未见异常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病灶中央部无强化,邻近病灶边缘处可见“花边样”强化。
(三)皮层下动脉硬化性疾病:于双侧侧脑室枕角旁白质区见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双侧基底节区见多发小点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余颅内未见其他异常。
3
七、颅脑先天畸形与发育异常
(一)胼胝体发育异常: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前部较细小,压部缺如。于胼胝体压部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境界清楚,双侧脑室枕角距离增大,矢状面扫描示胼胝体压部缺如,代之以不规则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
(二)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缘变尖,疝出枕大孔下缘约0.8cm,延髓及小脑下引部下移,第四脑室变小,颈、胸段脊髓内可见长条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 (三)灰质异位症:平扫于右侧侧脑室体旁见一小类圆形等T1等T2异常信号,病灶周围无水肿,局部脑室受压变形,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大小约1.0cm×0.8cm。未见其他脑形态及信号异常。 第二节 脊髓 一、
正常脊髓:脊髓在T1WI和T2WI均呈中等低信号,未见局限增粗、变细及
其内异常信号。脊髓位于椎管略偏后方,未见前后移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呈长T1长T2信号,其内无异常信号占据。硬膜外未见异常信号。 二、
脊髓肿瘤
(一)髓内肿瘤
1. 室管膜瘤:胸12腰1椎体节段脊髓内可见梭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胸8-12节段脊髓内可见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近似脑脊液信号,横断面可见脊髓中央管扩张。增强扫描见腰1椎体平面髓内肿物明显强化。
2. 星状细胞瘤:颈段脊髓略增粗,髓内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颈6-7节段脊髓内可见软化灶,其下方胸1-5节段脊髓可见中央管扩张。增强扫描颈髓内可见条片状强化,余未见异常强化灶。 (二)髓外硬膜内肿瘤
1. 神经鞘瘤:颈3-4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一类圆形病变,呈稍长T1混杂长T2信号,位于椎管内左侧,压迫脊髓向右移位,并跨越椎间孔呈哑铃状,左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增强扫描病变强化明显,中间可见小囊性不强化区。
2. 脊膜瘤:胸7-8节段椎管左后方可见一类圆形病灶,呈等T1等T2均匀信号,肿物与脊髓关系密切,脊髓受压向右侧移位,左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增强扫描见病灶均匀强化,邻近硬脊膜轻度强化。 (三)硬膜外肿瘤
4
硬膜外脂肪瘤:胸12腰1椎体水平椎管内后方可见椭圆形短T1长T2信号,病灶前方脊髓受压变窄,蛛网膜下腔变窄。病灶下方脊髓膨大。胸12腰1椎体脂肪侵润。增强扫描信号未见明显改变。 三、
脊髓空洞
脊髓空洞症:颈2-胸5段脊髓增粗,其内可见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同脑脊液相似。 四、
脊髓炎:胸1-胸6节段脊髓略增粗,可见多发条状及斑片状稍长T1长T2信
号影。增强扫描未见病灶强化。 五、
先天性畸形
(一)脊膜膨出:骶尾部体表可见一囊性病灶,内部信号均匀,呈长T1长T2脑脊液
信号,未见神经组织信号。根基部可见与脊膜相连,并与骶管相通。 (二)脊髓脊膜膨出:骶尾部体表可见一囊性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以长T1长T2
水样信号为主,内部混有脊髓信号。根基部可见与脊膜相连。
(三)脊髓纵裂:腰1-2水平脊髓分离畸形,横断面可见脊髓纵向分割为两条脊髓,
纵裂脊髓无完整分隔,腰2以下节段未见脊髓分隔。 第三节 头颈 一、
眼眶炎性假瘤
右眼眶内炎性假瘤:平扫示右侧眼球突出、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眼外肌增粗、以内直肌和上直肌明显,眼外肌增粗以肌腹和远端肌腱处为重,球后脂肪组织肿胀呈长T1长T2信号。 二、
上颌窦粘膜囊肿:于右侧上颌窦后壁见一半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边缘
光滑,上颌窦骨质无破坏,病灶大小约1.2cm×0.8cm。 三、
鼻咽癌:平扫示鼻咽腔后壁软组织肥厚,呈不均匀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
冠状位示病变向上侵及颅底,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可见小囊变坏死区。 四、
中耳乳突炎
急性中耳乳突炎:于双侧中耳乳突蜂房区可见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可见多个小气液平面。另见蝶窦内长T1长T2信号,蝶窦粘膜增厚。 五、
中耳乳突胆脂瘤:于右侧中耳一鼓窦区见类圆形混杂信号,T1WI和T2WI
均呈外高内低信号,大小约1.2cm×0.8cm。乳突蜂房内亦可见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MR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