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
设计性实验报告
题 目:锌镁离子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姓 名: 学 号: 系 别:化学系 专 业:应用化学 班 级:113班
指导教师(职称):李省云(教授) 实验学期:2011 至 2012 学年 第一 学期
锌镁离子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胡萌莹
(系别:化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13班 学号:2011122141)
摘要 本次实验目的是为了学习掌握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混合离子分步滴定及分别滴定的条件。单一金属离子及混合离子滴定中pH值的选择途径及适宜酸度范围,指示剂使用的适宜酸度范围及缓冲溶液的选择;掩蔽剂的选择及其使用条件,用量,滴定方式等。实验采用差减法即:先移取一份混合液,用NH3-NH4Cl缓冲液调节PH=10.0,EB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Mg+总量,消耗体积为V1;另取相同体积混合溶液 ,加入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液控制PH=5,XO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的量,所消耗体积为V2,V1-V2便是测定Mg2+所用体积。最后测得Zn+的浓度为0.009348mol/L,含量为0.6113g/L;Mg+的浓度为 0.01076 mol/L,含量为0.2616 g/L。该方法测量准确,操作简单。
关键字 Zn+、Mg+混合溶液,双指示剂法,缓冲液,差减法,指示剂,掩蔽剂,滴定
1 引言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方案是双指示剂法:即取一份混合溶液加入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液5ml(或六次甲基四胺5ml,HCl1ml)控制PH=5,再加入3滴二甲酚橙,用EDTA滴定至亮黄色,加NH3-NH4Cl缓冲液调节PH=10.0加入2滴EBT,用EDTA滴定至蓝色。此方法简便易行,但终点误差大。
第二种方案是差减法:先移取一份混合液,用NH3-NH4Cl缓冲液调节PH=10.0,EB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Mg总量,消耗体积为V1;另取相同体积混合溶液,加入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液控制PH=5,XO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的量,所消耗体积为V2,V1-V2便是测定Mg所用体积。
2+
+
+
+
第三种方案是加入掩蔽剂:移取一份混合溶液,先用NH3-NH4Cl缓冲溶液调节PH=10.0,EBT
++
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测定Zn、Mg总量;另取相同体积的混合液,用NH4F掩蔽++
Mg再加入NH3-NH4Cl缓冲液控制PH=10,加入铬黑T指示剂,再用EDTA滴定,测定出Zn浓度,再利
++
用总量减去Zn浓度得出Mg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第二种方案进行Zn、Mg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本方法的相对误差约为0.1%,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
++
2 实验原理
2.1 0.01mol.L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ZnSO47H2O为易制的纯品,空气中不吸水,容易保存,摩尔质量大,是较好的基准物质 Zn+Y=ZnY
EDTA的浓度为:CEDTA=mZnSO4/(MZnSO4*VEDTA)×1000(mol/L)
2.2 混合溶液的测定原理
2+
4-2-.
-1
XO在PH<6时呈黄色,PH>6.3时呈红色,而它与Zn、Mg形成的络合物为紫红色,故在用六次
+
+
甲基四胺—HCl缓冲液控制PH=5.0作为指示剂。此时lgKZnY-lgKMgY>6,故可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滴定Zn使溶液由紫红变为亮黄色。Mg在PH为10.7时开始沉淀,用NH3-NH4Cl缓冲液调节PH=10.0,用EB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为终点,可测出Zn、Mg的总量。
C 总=(CV)EDTA1 /V混合液
C锌 =(CV)EDTA2 /V混合液
滴定完毕后,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
+
+
+
3 实验用品
3.1 仪器:
全自动电光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50ml﹚,电子秤,称量瓶,玻璃棒,洗瓶,药匙,移液管(20mL),6个锥形瓶(250mL),烧杯,胶头滴管,容量瓶(250ml),铁架台,洗耳球 3.2 药品:
试样溶液(Zn、Mg混合试液),ZnSO47H2O(s),二甲酚橙指示剂,EBT指示剂,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溶液(PH=5.0),NH3-NH4Cl缓冲液(PH=10.0)
+
+
.
4 实验步骤
4.1 0.01mol/L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在分析天平上用称量瓶准确称取0.60-0.75g的ZnSO4’7H2O(s)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在使其完全溶解,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在电子秤上秤取1.8—2.0gEDTA固体于5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稀释到500mL刻度线。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用移液管移取25mLZnSO4’7H2O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约5ml六亚甲基四胺-HCL的缓冲液,然后加入3滴二甲酚橙,用已配好的EDTA溶液滴定,待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且半分钟不退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记录数据并根据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相对平均偏差<0.2%)
4.2 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平行移取三份20.00mL混合液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六亚甲基四胺—HCl缓冲
溶液5ml,3滴二甲酚橙指示剂,充分摇匀,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亮黄色,并持续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用DETA溶液的体积 。再用移液管平行移取三份20.00mL混合液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NH3-NH4Cl缓冲液调节约5ml,PH=10.0加入2滴EBT,充分摇匀,溶液呈红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蓝色,并持续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用EDTA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三份,计算各组分的浓度,要求其相对偏差不大于0.2%。
5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5.1 EDTA溶液标定的数据处理
项目 m称量瓶+ZnSO4.7H2O /g M称量瓶+剩余ZnSO4.7H2O/g mZnSO4.7H2O/g VEDTA初读数/mL VEDTA终读数/mL VEDTA/mL CEDTA/ mol/L 0.00 23.72 23.72 0.01042 1 2 16.0493 15.3383 0.7110 0.00 23.79 23.79 0.01039 0.00 23.76 23.76 0.01041 3 平均cEDTA/ mol/L 相对偏差/ mol/L 相对平均偏差/% 0.01041 0.00001 -0.00002 0.096 0
++
5.2 Zn、Mg总量的测定
项目
1
2
3
V混合液/mL CEDTA/ mol/L VEDTA1初读数/mL VEDTA1终读数/mL
0.00 38.60
20.00 0.01041
0.00 38.68
0.00 38.64
VEDTA1/mL CZn、Mg/ mol/L 平均CZn、Mg/ mol/L
相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2+
2+
2+
2+
38.60 0.02009
38.68 0.02013
0.02011
38.64 0.2012
-0.00002 0.00002 0.083
0.0001
+
5.3 Zn含量的测定
项目 V混合液/mL CEDTA/ mol/L VEDTA2初读数/mL VEDTA2终读数/mL VEDTA2/mL C Zn/ mol/L 平均C Zn/ mol/L 相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Zn的含量/ g/L Mg的含量/ g/L 2+2+2+2+1 2 20.00 0.01041 3 0.00 18.00 18.00 0.009369 0.00 17.92 17.92 0.009327 0.009348 0.00 17.96 17.96 0.009348 0.000021 -0.000021 0.0014 0.6113 0.2616 0
CMg=CZn,Mg-C Zn= 0.02011- 0.009348=0.01076 mol/L
2+2+2+
Zn的含量: C ZnMZn= 0.6113 g/L
2+2+2+
Mg的含量: CMgMMg=0.2616 g/L
2+
2+
2+
2+
6 实验结果与讨论
6.1 测定结果
本实验采用差减法法测定Zn、Mg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其中所标定EDTA溶液的标准浓度
+
+
0.01041mol/L ;滴定得Zn的浓度为 0.009348mol/L,含量为0.6113g/L;Mg的浓度为 0.01076 mol/L,含量为0.2616 g/L。 6.2 误差分析
1 分析天平仪器老化,灵敏度不高,有系统误差;
2 滴定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滞留在锥形瓶内壁,未用蒸馏水完全冲入溶液中,导致误差; 3 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判断有误,读数时有人为误差;
4 试剂在转移过程中容易被稀释或引入杂质造成试剂本身产生误差。 6.3 注意事项
1 注意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及滴定终点颜色的正确判断; 2 注意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滴定成线,逐滴滴入,半滴滴入; 3 确定滴定终点时,要注意在规定时间内不退色再读数; 4 处理数据时注意有效数字的保留。 6.4 收获体会
分析化学是一门严密的课程,需要我们认真操作好每一步,认真读取数据并准确计算。我们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门学科。然而滴定分析又是分析化学的基础,需要我们好好掌握滴定方法,滴定终点的判断以及指示剂的使用等。通过实验我懂得了弱酸强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了甲醛法测定铵盐中铵根离子的含量,学会测定混合液中相关含量的方法。我相信通过做此设计性实验不仅可以熟练分析天平、移液管、滴定管等的使用,还能锻炼我们学会运用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参考文献
[1]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3-125 [2]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3-211 [3] 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8-69
[4] 王永刚,齐承刚,朱亚玲,陈明辉.学生设计实验“Zn2+_Mg2+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高师理科学刊.2006年03期:5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锌镁离子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