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和1962中印战争之比较
抗美援朝战争和1962中印反击战之比较,兼驳1962年中印战争解放军撤军缘于后勤。
美援朝战争和中印边境战争是上个世纪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第一场对外战争和第二场对外战争,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稍作一些对比,回顾一下当年光辉岁月。
中印边境战争和抗美援朝可以从几个方面做些比较:
第一、从形势的迫切性上看,中印边境战争形势没有抗美援朝战争形势迫切,抗美援朝战争美军快打到鸭绿江边了,容不得中国做再多的准备,尽管如此,志愿军出兵前仍是做了一定的准备,包括组建东北边防军,调动物资和军队。而中印反击战的时间紧迫性更加没有这么迫切,中国完全可以充分地做战前准备,囤积大量的兵力和物资。
第二、从国际形势上看,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地区阻碍了解放台湾的行动,美军在欧洲极力跟苏联抢地盘,无意于全面进攻中国,苏联支持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提供军火物资和有限的空军支持。中印边境战争时期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都很僵,苏联是暗地里支持印度,美国是明着支持印度,但是尚未达到直接出兵的干涉强度。
第三、从国内形势上看,抗美援朝时期国内尚未完全解放,已经解放的地区还有大量的土匪和特务需要肃清,国内经济是“一穷二白”,而中印边境战争时期国内刚刚经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内经济“频于崩溃”,总的来说,中印战争时期国内形势仍好于抗美援朝时期。
第四、从后勤补给条件上看,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在国内主要靠火车和汽车运输,入朝后运输条件更加恶劣,美军在陆上、空中、海上的运输补给畅通无阻,可以随时把大批作战物资运送前线,迅速补充。而我志愿军所需的大量作战物资,均由国内经陆路运输供应前线,不仅路途遥远、路况极差,而且运输途中还受到美军严密的空中封锁和破坏,后勤保障困难极大。运送物资和弹药经常是人拉肩扛,前线战士是一把炒面一把雪甚至形势严峻时经常是饿肚子。而中印边境战争时期后勤保障困难无疑也是极大的。作战的地点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烯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但是毕竟后勤补给线上没有敌人的飞机轰炸、扫射,主要就是和自然抗争。因此,中印边境战争时期后勤保障困难相对抗美援朝时期而言,困难略小。
第五、从火力对比上看,抗美援朝战争前期志愿军的武器是万国造,步兵主要是三八大盖、国造和美造步枪,炮兵是旧杂日式美式火炮,且数量不多,1952年5月之前,志愿军每个步兵师实有火炮100余门,且多数为小口径的迫击炮和山炮,榴弹炮不多,我们都知道武器的混杂会给后勤补给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志愿军入朝后期才大量换装苏式武器。当时美军一个步兵师有各式火炮400余门,且以大口径火炮居多。步兵用枪支自然更是不必说都使用了自动武器,弹药当然是应有尽有。应该说志愿军与美军火力相比较要吃很大的亏。
而中印边境战争时期我军已经实现了国产武器换装,武器自造自给,弹药补充不成问题,步兵使用国产的56半自动、56冲锋枪,炮兵使用122毫米榴弹炮,从火力上讲不比印度装备的武器差,甚至某些
地方还略强一些。(从缴获的印军武器上看印军火力并不占优势:美制M—3A3坦克、
英制88mm榴弹炮18门(14门缺少零件、4门严重损坏)、英制75mm山炮6门
(2门缺少零件、4门严重损坏)、英制106.7mm迫击炮7门(缺少零件)、
英制81mm迫击炮54门(15门完好、36门缺少零件、3门严重损坏)、
英制51mm迫击炮75门(58门完好、17门缺少零件
重机枪22挺(7挺完好、13挺缺少零件、2挺严重损坏)、美制7.62mm坦克机枪6挺
(缺少零件)、英制7.7mm轻机枪261挺(223挺完好、26挺缺少零件、12挺严重损坏)、
英制7.7mm轻机枪预备枪管208支(全部完好)、加拿大制9mm冲锋枪552支(488支完好、
41支缺少零件、23支严重损坏)、美制7.62mm半自动步枪30支(全部完好)、
英制7.7mm步枪2,105支(1,750支完好、306支缺少零件、49支严重损坏)、
手枪57支(40支完好、12支缺少零件、4支严重损坏)、信号枪79支(71支完好、
4支缺少零件、4支严重损坏)
因此中印边境战争时期我军与印军火力对比情况要好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与美军
火力对比。
第六、从兵力对比上看,
参加抗美援朝我军先后入朝作战的有出自一野的有1军;出自二野的有12军、
13军一万余人组成补训师参战并于1954年随15军回国、15军、16军;
出自三野的有20军、21军、23军、24军、26军、27军。出自四野的有38军、39军、40军、
42军、46军、47军、50军、54军。出自十八兵团的60军。出自华北野战军的63军、
64军、65军、66军、67军、68军。 志愿军总人数达134万人。
其中包括空军12个师、炮兵15个师、?铁道兵10个师、坦克3个师、公安军2个师、
工兵14个团。在战争期间敌我双方陆续投入到战场上的总兵力: 敌我双方均已达300多万人。敌我总兵力对比为1∶1.4,地面部队则为1∶1.7,
我优于敌人。摘自《朝鲜战争内幕全公布》
中印边境战争时期,我军动用四万兵力,四路出击,西线从错那攻达旺、邦迪拉,东线在察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抗美援朝战争和1962中印战争之比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