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后
1、核对姓名、职务、时间、地点等,绝对不能出错。2、整理资料,客观处理 3、采访相关老师、领导的稿件,要及时给老师、领导送过去,要有礼貌接受批评。 反面例子
案例一 穿着不得体引人反感
去年 8 月,美国某知名金融机构的总裁来华访问,并在公司公共关系总监的安排下,
接受了国内十几家财经媒体记者对他的专访。采访结束后,总裁对自己的公关总监抱怨,是不是邀请来的不是专业的财经记者,或者对本次采访不够重视。原来,总裁看到前来采访的个别记者穿着非常随便,男记者穿着短裤、凉鞋,而有的女记者则穿着低胸露背的夏装。这和被采访的总裁西服革履的穿着与五星级酒店会宾厅的场合都十分不相称。
案例二随意打断被采访者谈话
某报社记者在参加一个企业的新闻发布活动时,因为听到其他新闻单位记者的提问有点
词不达意,王是就打断了其他记者的提问,开始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在被采访对象正就他的问题准备展开更为详细的解释说明时,该记者感觉自己已经得到了需要的答案,不需要进一步的信息了,王是又打断对方的回答,接着问另外的问题。和他一起采访的记者纷纷对他的做法表示不满,可是他自己却满不在乎,认为这就是他采访的独特“风格”。实际上,这不是采访“风格”的问题,而是不礼貌、不懂得尊重的表现。
案例三采访迟到不礼貌
明明说好的采访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正式开始,可是快到两点 45 分了,还有一位报社
记者没有到,准时到达的记者已经纷纷表示不满,采访活动的主办方只好宣布不继续等了,采访开始。相信很多有准时好习惯的记者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种场景。
由王时间安排的随意性比较大,这种弹性工作使有些记者时间观念比较差,比较突出的
表现就是约好的采访时间总是迟到,让被采访者和其他准时到达的记者少则等候十几二十分
钟,有时甚至迟到半个小时。有的记者认为,迟到几分钟无伤大雅,其实,因为自己的懒散而耽误了别人的时间,是十分失礼的,也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
案例四抓拍照片搞“突然袭击”
在去年北京科博会一个论坛上,一位来自政府的高层官员正在台上致辞,一位报社的摄
影记者举着“大炮”似的镜头,冲到演讲台前,一通拍摄。拍摄过程中,不仅闪光灯闪个不停,而且他还不停地变换位置、角度,从各个不同侧面近距离拍摄,时间长达 10 分钟之久。这位摄影记者的做法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演讲,让演讲者感觉非常不自在,而且影响了台下观众的视线、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案例五死缠烂打要有限度
尽最大可能、想尽一切办法采访到事情真相,是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采访
确实需要讲究一些灵活的方式方法,但是,记者也要注意,在常规的采访中,要尊重被采访者本人的意愿,不要过分地对被采访对象死缠烂打,甚至采用欺骗的手段。比如,有的记者遇到采访对象正在开会或者忙王公务,却一定要对方接受采访不可,而不是礼貌地和对方再约一个时间;一些负面新闻的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记者提问的某些话题涉及了对方的隐私,但记者却不顾忌对方的感受,只顾自己挖新闻,不管自己的言行做法是不是会给当事人造成更多的伤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采访稿对话式范文模板(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