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作物品种分子设计信息系统和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定位和标记重要性状基因80个以上,获得育种利用的分子标记180个以上;研制多性状分子聚合技术10项以上;创造育种新材料150份以上,优异亲本20个以上,创制新品种40个以上,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抗当地二种以上主要病虫害;新品种示范推广1000万亩以上;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2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篇以上。【预期性指标】开发新型功能标记800个;建立重要性状的表型、基因组数据库3个以上,并实现信息共享;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项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项
3.4 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细胞工程育种
研究内容:研发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染色体和染色体片段准确识别和分子跟踪选择新技术,建立新的外源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定向转移新技术,完善分子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体系,挖掘鉴定远缘属种中可用于主要农作物品种改良的新基因源;研究染色体片段易位与渗入机理,构建以远缘杂交材料和染色体片段渗入系群体为核心的育种材料,聚合优异基因,创制育种新材料,培育新品种;开展大小孢子培养、高频率诱导等单倍体育种技术及体细胞融合研究,并用于快速获得纯合育种新材
— 16 —
料;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2项以上、单倍体育种技术1项以上、体细胞融合育种技术1项以上,大小孢子培养育种技术1项以上;建立染色体研究新技术1项以上;创制主要性状优异的双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易位系等非整倍体材料2000份以上,高频率诱导系5个以上;构建主要农作物各8种以上重要基因型的染色体片段渗入系群体;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100份以上、优异亲本5份以上;培育优良新品种10个以上;新品种示范推广600万亩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8项以上、发明专利1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篇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项 3.5 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
研究内容:研究高能重离子辐射、空间诱变、地面模拟等诱发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变异的分子生物学效应,解析DNA损伤修复与突变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提高诱变频率和诱变育种效率的新途径、新方法;创制大容量、呈梯度的主要农作物主栽品种突变库,建立目标突变基因高通量定向发掘平台,创制产量、品质、抗病、抗逆、株型等重要性状突变新材料,培
— 17 —
育和示范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探索诱变技术知识产权评价、技术服务机制与育种发展模式。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研发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诱变技术及突变体筛选技术4项以上;阐明不同诱变因素诱发主要农作物变异的分子机理;创建主栽品种的突变体库3个以上;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100份以上、优异亲本5份以上,培育优良新品种10个以上;新品种示范推广600万亩以上。【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8项以上、发明专利1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篇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项。
— 18 —
申 报 要 求
1.以项目为单元申报,内容需覆盖该项目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2.项目申报单位(包括参与申报单位)、申报人(包括参与申报人),对同一项目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与参与。
3.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鼓励项目的示范推广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相结合。
— 19 —
“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姓 名 万建民 戴陆园 李云海 余四斌 马殿荣 孙其信 李建生 赵团结 李文滨 单 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教授 职称/职务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 20 —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姓 名 宋美珍 吴江生 李云昌 杜永臣 李国景 田冰川 宋维平 张立阳 杨庆文 龚继明 单 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职称/职务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 21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七大作物育种指南(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