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个人通过努力就业能力的提高 D需要就业人数会越来越少 19大学生就业中挑战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BC)
A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就业再就业高峰重叠 B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C就业能力有待加强 D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
20家庭美德用以调整(ABC)之间的关系,起到维系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的社会功能。
A夫妻 B长幼 C邻里 D朋友 21 在择业和创业的问题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是:(BC) A国家分配 B 自主择业 C 主动创业 D家庭支持 22、属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的劳动者有( CD )
A.公务员 B.农业劳动者 C. 企业员工 D.餐饮业服务人员 *23、劳动合同的无效,由(AD )确认。
A. 人民法院 B.双方协商 C.调解员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4、属于职业生活法律规范的有( AB )
A. 《教师法》 B.《法官法》 C.《环境保护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5、属于公务员的有( BC )
A. 村委会主任 B.检察官 C. 县委书记 D.教师 26、公务员享受的权利有( BC )
A.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B.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C. 参加培训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27、公务员应当履行义务有(AC )
A. 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B. 参加培训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D. 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28、下列关于公务员申诉正确的有( ABCD )
A.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B. 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提出申诉
C. 可以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D. 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29、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有( ABCD )
A.申诉 B.控告 C.仲裁 D.诉讼 30、对公务员的人事处理包括( ABC ) A. 处分 B.取消录用 C.警告 D.辞职 31、以下属于无效婚姻的有(ABC )
A. 表兄妹结婚 B.患麻风病尚未治愈的
C. 男女双方刚年满20岁 D. 一方在婚前确知无生育能力 32、在我国,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是指( AC )
A.生父母与非婚生子女 B.继父母与继子女 C.生父母与婚生子女 D.养父母与养子女
33、为了保障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贯彻实施,必须反对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AD )。
A.重婚 B.买卖婚姻 C. 借婚姻索取财物 D.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 34、下列属于结婚的必备条件的是(ABCD )
A.进行结婚登记 B. 符合一夫一妻制 C.双方自愿 D.达到法定婚龄 35、以下情形,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BCD ) A. 女方分娩后六个月内 B.女方在怀孕期间 C. 女方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D.女方分娩后一年内 三、判断题(正确表A,错误表B)
1、《公务员法》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A ) 2、《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该“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表明公务员对上级的决定必须无条件服从。( B ) 3、公务员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不得实施“聘任制”。( B ) 4、夫妻的婚前财产可以约定,但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只能为共有财产。 ( B ) 5、为了保护现役军人的特殊利益,《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有重大过错的例外。( A )
6、因夫妻一方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A ) 7、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 A )
8、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领取兼职报酬。( B )
9、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
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A )
三、 案例(材料)分析题:
1、在某政府部门网站“职业指导师信箱”里,一个大学生发来“我很困惑”的电子邮件,写道:“我是某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去年11月我已经在某室内设计公司实习,但觉得工资太低,也学不到什么新知识,想走人,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我现在比较矛盾,我其实很喜欢设计这个专业。您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根据这段材料,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CD)
A 这个大学生又比较高的专业追求 B 这个大学生见异思迁
C 这个大学生遇到的困惑有共性 D 社会不可能给每个人提供他认为满意的工作
2、在一次辩论会上,有一个同学作了这样的发言:“大学里的爱情本身就是一种调剂。大学里的爱情不能说是完全的理智,因为在大学里每一笔生活的开销都源于父母的资助。大学里学习更多的不是知识,而是对面社会学习各种应变的能力,包括爱情。爱情本身就是要靠物质的基础,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谈什么爱情,谈什么永远,一切都是虚假,只是因为身在异处,有个人那么贴近自己,彼此方便照顾,在不知不觉中就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但毕业之后呢?前途和爱情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我想大家自然明白,当然是前途?尤其爱情并不能当饭吃!大学里的爱情是美丽,但也是短暂的,因为:没有人能保障它会永远继续下去!”
在这段话中,哪些观点是有问题的:(BCD)
A大学里的爱情不能说是完全的理智 B爱情本身就是要靠物质的基础
C大学里的爱情本身就是一种调剂 D大学里的爱情是美丽,但也是短暂的
3、有调查到的一个案例:某女孩是成都某高校的应届专科生,父母已为她找了一份教师的工作。但她不满意,就辞工来深圳找梦想,目标是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结果工作没找到,手机又被偷,身无分文。有人劝她回家:“既然有跨出一步的勇气,为什么就没有退回一步的勇气呢?”可她始终摇着头。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的结论是:(BC)
A 这个女孩有奋斗的坚强意志 B 这个女孩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着盲目性
C 这个女孩的职业能力准备还不充分 D 社会应该为这个女孩提供工作岗位
4、2002年2月,美国一所中学28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女教师发现,判28名学生生物课得零分。他们还将面临留级的危险。在一些学生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学校要求女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数,女教师愤然辞职,学校有近一半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要求老师改分数,他们也将辞职。教师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的考试更为重要。社会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学校公布这28名学生的名单,以确
保公司永远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你认为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ABC)
A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B学校应承担起对学生品行教育的重要责任
C诚信应该成为人之本 D 那个老师和那些公司矫枉过正了
5、在一次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中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求职时,大学生通常会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管理能力、外语或计算机水平,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在用人单位看来并非占择才、用才的主导地位,甚至是比较次要的地位。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才是最令用人单位担心和不满的。大学生的诚信,也是比较令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参加本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
这次调查的结果说明了哪些是正确的看法?(ABD)
A 在招聘员工时应该充分考虑就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 B 毁约现象说明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诚信问题 C 就业是双向选择,大学生的做法无可非议 D 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诚信水平 6、有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注重选择“收入高”,“工作舒适稳定”,“名声好”,“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ABCD) A 从个人主观愿望看,这样的选择也无可厚非 B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职业 C 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
D 社会需求对职业有很大的制约性
7、有人这样说:“当大家怀着不同的复杂的心情进入大学校园,更多的人认为这里是天堂是不被束缚的地方,可以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渐渐的那种人恋爱了,无非这恋爱是不纯粹的,因为当事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爱,他们开始交学费了,为了自以为是的爱而相互伤害,也许那种伤不是立杆见影的,但迟早会爆发相互的矛盾,大学生也需要学习恋爱,所以大学里的爱情也是学费的一部分。”
这样的情况表现了大学生思想中的什么倾向?(B)
A 表现了大学生对爱情的现实态度 B 表现了大学生对爱情的错位认识
C 为爱情付出学费是必要的 D 这种现代的爱情观是合理的
8、“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成了北京大学生们普遍的就业心态。在这些外地找工大学生的意识中,京沪穗深这样的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以往他们的师兄师姐们以就业经验和日常信息,影响着他们产生一颗颗“都市心”。
这样的状况表现了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什么问题?(D)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太慢 B 我国需要就业的人太多
C 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D 大学生就业观念有不切实际之处
9、有人这样说:“很多人因为爱而在一起,却因为渴望好奇而结婚,速食年代有了速食爱情,自然就有速食的婚姻!” 这种观点的错误表现在什么地方?(BCD)
A 有违爱情和婚姻的自然性质 B 有违爱情和婚姻的社会要求 C 有违爱情和婚姻的责任内涵 D有违爱情和婚姻的理想目标
10、技多不压身,时下不少大学生一头栽进了“考证热”。用人单位又是如何看待求职者有无参加职前训练、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证的呢?在一次调查中,有26%的单位选择了“很看重,会优先考虑”;56%的单位选择了“一般看重,有则更好”。因此,超过八成的用人单位(尤其是以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招聘对象的用人单位)对参加过职前培训考证的大学生持有好感,这部分学生的求职成功率也比较高。
这个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AC)
A 社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B 考证多不等于能力强 C 加强就业能力准备可以提高就业机会 D 技不在求多而在求精 11、煤矿决定招收井下作业工人50名,其中有20名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拿出事先印好的劳动合同要求工人签字。合同中的内容包括:(1)婚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2)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3)职工一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需60天以前通知用人单位。 (4)职工可以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 (5)在合同期内工人患矽肺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以享受年休假。
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生争议。
试分析:(1)该煤矿招收工人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行为?为什么? (2)该份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答案要点:(1)该煤矿招工违法。因20名工人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并未解除。如原用人单位追究,则劳动者和煤矿都应承担相应责任。(2)合同中的内容违反《劳动法》51条、41条、31条、72条等规定。“婚丧假其间应支付工资”、“每月延长不得超过36小时” 、“提前30日”“并有特殊规定”、“必须参加社会保险”有“劳动安全卫生保障”等
12、职工黄某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期内,黄某以收入偏低为由,口头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未予答复。过了10天,黄某就被一家合资企业招用,又与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黄某走后,原企业生产受到影响,要求黄某回厂上班。同时,与黄某所在的合资企业联系,希望让黄某回厂,但合资企业以已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不予放人。 试分析:(1)黄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解除?(2)合资企业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 (1)黄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未解除。因为不符合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程序要件。黄某只以口头形式提出解除合同,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应当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的程序要件。同时,企业对其要求未作答复,因而协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思修第六章习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