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三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这册教材中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单元的配套阅读课文。课文根据《世说新语〈周处〉》改写的,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情节生动,画面感强,想象奇特丰富等特点。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恶霸周处由于不明事理,作恶多端,遭人怨恨。后来有人出主意,用激将法让他去除掉害人的猛虎和恶龙。周处果然中计,杀死了猛虎和恶龙。周处的壮举非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听到的却是人们欢呼他死的声音。人们的举动让周处决心痛改前非,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知道课文中的三害是指猛虎、恶龙及周处强悍暴烈、横行霸道的恶习。 2. 赏析并能转述“除恶龙”这一情节。
3. 结合课文,能发挥想象写一写周处想明白的道理是什么。 4. 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具准备】简单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民间故事引入新课()
⒈师: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在这里呀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份六一节的礼物,给大家讲一个民间故事,好不好呀?(预设:好)后羿射日大家都听过吧,今天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射日的故事,这次射日的主人公可不是后羿,而是一对布依族的兄妹——(讲述民间故事)
资料补充:布依族射太阳的传说
很古很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二个太阳,并排在天空。它们象十二个火球不分白天黑夜地喷吐烈焰,烤得大地都冒烟了,庄稼被晒得燃起了火。连石山也被晒得差一点要溶化了。滔滔的江河也被晒干涸了。牛羊渴死了。人们只好躲在岩洞里生活,真惨极啦!
当时,布依族中有对年老的夫妇生得一男一女。俩兄妹机智勇敢,而且有一样超众武艺:开弓射驽,百发百中。在这大干旱的年月。兄妹俩着看到人们因为饥饿死去大半,于是,恨透了太阳,决心消灭毒辣的太阳,让人们平平安安地过好日子。
一天,俩兄妹召集乡亲父老乡亲来商量,如何灭掉太阳。父老们都说:“天这么高用刀也刺不着、用棒也打不到,怎么办?”大家沉默了半天,想不出一个办法来。妹妹想出了一个很妙的办法,她用一块白布剪成一个太阳的样子(今天的布依族蜡染,太阳形花纹图案都按照这样来画的)又在上面镀上一层金粉、银粉。太阳形造好后,妹妹叫乡亲们将它去放在一座高高的山顶上。那块白布形的太阳在阳光下一照,光芒四射。
此时,在天上的十二个太阳感到好象有一股强烈的光从地下射上来,刺得他们眼睛很难睁开,于是低头仔细往下一瞧,见地上果然有一个闪金光的东西,以为是天上的一个太阳掉到地上,便一个跟着一个地下来营救。这时,兄妹俩埋伏在暗处,见到时机已到。哥哥急忙取下弓,搭下箭,“嗖嗖嗖”地连发五支神箭,紧接着,妹妹也拉开弓,“嗖嗖嗖”地连发五支神箭,把十个太阳射落了下来,有两个太阳在后面看到前面的太阳纷纷落地,吓得调转身逃回天上。有一个躲进云层里,连气都不敢出。有一个由于跑得慌慌张张,不慎掉进了天河里,怎样也爬不上岸来,在天河泡了十多天,后来发不出光,就变成月亮了。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觉得老师讲得好听吗?那你们想不想学讲故事这个本领呢?今天呀,老师就再教给大家一个民间故事,学会讲了以后要记得与家人朋友分享啊! ⒉揭示课题:《除三害》 (齐读) “除”是指——(确切地说是去掉)
释题:要去掉三个——(祸害)
⒊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新词(ppt出示词语,让学生们分组朗读,体会情感) 第一组:性格暴烈 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第二组:上山杀虎 下河剁龙 东奔西突 惊涛拍岸 浊浪冲天 第三组:奔走相告 喜气洋洋 拍手称快 第四组:痛改前非 让学生们带感情的齐读新词 2、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谁除三害?
出示句子:“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
师:为什么他们是三害?(引导学生找出文章当中的句子: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3、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个怎么样的人?(让学生们找到关键的词语来形容周处这个人物)
师:周处一直是这样一个坏人吗?(预设:不是)那他后来怎么样了呢?第一个“周处”是怎么样的周处,第二个“周处”又是怎么样的周处呢?他又是怎样从一个坏人,变成一个好人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事件让周处终于下定决心痛改前非的呢?
三.深入研究重难点。 (一)三害是如何除的?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的第3--6自然段,找出周处除害时最经典的场景。 具体写了周处除猛除恶龙及除恶习的经过是4——8自然段。 1. 品析“除恶龙”。
(1) 写得最详细的是——(除恶龙)。读读第五自然段,圈找你认为精 的词语。
(2)交流自己的理解
忽而??忽而??、东奔西突、三天三夜、惊涛拍岸、浊浪冲天等词语
(3)连起来说说周处除恶龙的经过。(出示关键词)师:谁能运用这些词语,合上书本,来给我说说周处杀龙的经过呢?(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4)师:接下来,老师要“请你来写故事”了,周处杀龙的过程相当精彩,可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时候啊,把周处上山杀猛虎的这一段情景给传丢了,所以,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像力,把周处杀猛虎的这一个过程给补充完整。(小练笔,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在上面写一写,并交流)
2.设定情景,让学生们连起来将除两害的情节说一说
师:周处除两害的时候啊,老师正好被村长派出去买东西了,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场景,你们都看到了,可要来和我分享一下呀,我请同学连起来说说周处是怎么除两害的。(生交流) 3.研究“除恶习”。
(1)周处冒着危险除了两害,照理说人们应该把他当英雄,可是人们非但没把他当英雄还有点离谱,你能找到有关的句子吗?(出示句子:人人奔走相告 个个喜气洋洋 并且表演一下)
(2)人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再次表演体会恶习指令人深恶痛绝) (3)学习ABB形式的词语
三.写一写周处的内心活动。(10)
1.出示:“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十分惭愧。 2.想一想:周处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四.着眼“痛改前非”,周处最后究竟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补充环节,视时间而定) 1.教师介绍:周处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一心为民。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从刚才你看的资料得知,最后周处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2. 周处由一个百姓眼中的祸害转变为名垂青史的将军,关键在于下了决心,彻底改正了错
误。(出示卡片)即“痛改前非”。当他醒悟后,去找当时两位最有修养的名人——陆云、陆机。在他俩的指引、鼓舞下,他变了。
3. 明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板书设计】
除三害
民间故事 第一个周处: 坏人
山上的猛虎
水里的恶龙 ↓ 痛改前非 地上的周处
第二个周处: 好人
《除三害》教学反思
———让孩子学习“乐在其中”
《除三害》是三年级下册的选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周处年轻时横行霸道,欺侮百姓,与猛虎、恶龙被老百姓并称为“三害”,老百姓设计让周处去除猛虎、恶龙,周处在除掉两害后,看到老百姓以为他死了后喜气洋洋,他明白道理后,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的这样一件事情,告诉人们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在教学时,我设计学生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课问中的重点词句,从而明白道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并且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故事进行一个复述的过程,从而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以下,是我对这堂的一些理解以及课后的反思。
我首先通过一个民间故事《布依族射日》的故事,引导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民间故事,引出课题。导入后,由于已经提前让孩子们去预习了,所以我出示了三个层次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们来回答。生字新词的认知;三害是哪三害?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个怎么样的人?课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三害是哪三害?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怎样的人物性格特点??那么对于除害的情节的探讨和认知,就成了我这节课的重中之重,于是我通过对课文第五自然段——下河剁龙这一小节的重点讲解,深入走进文本,进行挖掘。
课文中描写周处降龙部分写得非常精彩,学生很可能会对周处降龙这一部分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把这作为学习的一个重点之一。通过让同学们找出关键词,划出描写精彩场面的句子等等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地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且能够生动、完整地复述周处杀龙的情节。我根据民间故事的“口口相传”的特点,让学生们针对之前降龙部分的描述,而给文章补上缺失的伏虎部分,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怎样伏虎,村民们会怎样夸他,进行语言、写作的训练。让学生们动手写一些,读写结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学会对这种场面描写的方法。可能由于这一部分的训练难度较大,而课堂能给予孩子们的时间有比较少,所以很多孩子只是完成了一部分的练习,或者还没有完成,所以在交流时,虽然孩子们发言很积极,也交流地很好,给现场带去了一阵阵的欢笑,但总是好像没有彻底激发他们的潜力的感觉,
这一点做得不是很好。
具体教学时我用两个环节展开:1、抓重点词,品味语言;2、朗读指导,感受画面,学习复述。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体会:三天三夜、惊涛拍岸、浊浪冲天,当学生说到这些重点词的时候,提问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继而进行情感体会,并体会到周处降龙的艰难、不容易。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理解这些字词,另一方面也能加深体会降龙的紧张激烈的气氛。忽而??忽而??引导学生读出恶龙不容易对付的感觉。同时可以把“忽而??忽而??”作为语言训练点,可以进行拓展训练。我出示周处和恶龙搏斗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恶龙还会“忽而??忽而??”接着引导学生说:“同学们,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样精彩的降龙的场面再现一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述故事场景感受当时搏斗时的紧张激烈,同时也可以积累生动语言,体会周处的勇猛。这也就突破本课另一个重点。然后学生再请同学们通过体会降龙的部分的情感,而来补写杀虎的过程,最后设定情景让同学们将这两个精彩的场景连起来说一说,丰富了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由于太过重视于在说的部分而忽略了朗读,没有很好的展示三(8)班的优势,这是比较遗憾的部分。
接着,我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周处满心以为他浮出水面,人们会夸奖他,可是他看到的场景却是人们个个喜气洋洋,奔走相告.我通过让学生们演一演群众的两个不同的情绪反差,通过巨大的反差对比,我和学生们一起走进曾经的周处。在此,我设置场景,让孩子们想象周处曾经的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然后体会这时周处终于明白了什么,然后改掉曾经的恶习,此时,本文的难点周处怎么除去周处?除去的到底是什么?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这些难点将迎刃而解。但是由于前面花的时间没有掌控的很好,所以这里一个让同学们全文连起来说一说的环节只能作为课外练习了。
通过这次汇报课,我觉得自己又收获了许多,面对那么多优秀的老师,我始终还是不能够摆好心态,难免会有紧张,刚开始还出现了口误,但是自己慢慢的调整好心态,进入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心态,还是将这堂课完整的上完了,整体来讲整个过程还是比较满意的,相比较上次的亮相课,觉得自己还是有比较明显的进步的,虽然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有点啰嗦,重复的东西有些多,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经验。
老师们的点评及建议是我最大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反思自己,提升自己。还是要感谢我的师傅张国娟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与帮助,使我在教学上有了新的灵动。其次要感谢所有给我提建议的老师,有了你们的建议,我会朝着那个标准在平时的课堂中体会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一步一步朝着我的理想,不断的努力奋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除三害》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