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八年级上册地理填空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1、中国位于亚洲 、太平洋 ,是一个 的国家。

2、我国就半球位置而言,位于 、 。就纬度位置而言,我国大部分位于 ,小部分位于 。

3、我国领土东至 ,西至 ,我国领土北至 ,南至 。

4、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之间跨越经度 ,最南端与最北端之间跨越纬度 。那东西跨 个时区, 个多小时。

5、我国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海洋是 、 、 、 。我国的两个内海是 、 。我国的两个岛屿 、 。 6、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仅次于 、 ,居世界第 位。

7、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 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个。与我国有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 、 。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省级区划: 、 、 。

2、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跨纬度最广的是 ,跨经度最广的是 。地处纬度最高的是 ,纬度最低的是 。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全部填写省级行政区单位)

4、濒临渤海和黄海的是 、 。我国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是 、 、 、 。(全部填写省级行政区单位)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1、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是世界上人口数量 的国家。人口 大,人口 快。原因是建国之后 的改善,人口 下降,人口增长 。

2、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 ,控制 ,提高 。

3、以 — 一线为界,为我国人口分布界线。 人口稠密, 人口稀少。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1、我国共有 个民族, 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中, 人数最多。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2、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

3、我国的各民族之间,一律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1、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势 高 低,呈 阶梯分布。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对我国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从海洋来的 深入内地,给内地带来 ,地势西高东低使得我国大多数河流自 向 流入太平洋,沟通了西部内陆和东部沿海的 ,有利于河海联运,河流流经不同的地势阶梯,

- 1 -

落差 ,再加上水量较 ,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3、山脉纵横交错: 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主要山脉 最北的一列有 、 ;中间的一列有 、 ;最南的一列 。 、 、 。 东北-西南走向 最西的一列有四条: 、 、 、 。中间的一列: 、 。最东边的一列是 。特殊的一条: 。 西北-东南走向 、 。 弧形山脉 。 4、中华五岳,指东岳 ,位于 省;西岳 ,位于 省;南岳 ,位于 省;北岳 ,位于 省;中岳 ,位 省。 5、太行山位于 省与 省的省界线上;南岭位于 省与 省的省界线上;昆仑山位于 自治区与 自治区的省界线上。

6、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 -贺兰山- -冈底斯山。

7、我国的四大高原是: 、 、 、 。 8、我国的四大盆地是: 、 、 、 。 9、我国的三大平原是: 、 、 。 10、我国的三大丘陵是: 、 、 。

11、 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高原长期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具有“聚宝盆”之称; 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 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12、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 , 面积广大。

13、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 、 等。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1、我国气温分布规律: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越往北气温越低。0℃等温线大致经过 - 一线,向西延伸到 高原东南边缘。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 主要原因:南北 差异大, 季风的影响。

夏季:全国普遍 , 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3、我国分为哪几种干湿地区: 、 、 、 。 4、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界线为 - - - - 一线,在这条线东南部属于 ,能够受到 的影响;这条线西北受夏季风影响小或不受夏季风的影响,称为 。

5、雨带的移动:我国季风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东部雨带的推移,是 的进退照成的。五月份雨带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六月份影响江淮地区,七、八月影响华北和东北地区,九月份又回到华南沿海地区。 6、中国的降水分布: 名称 内容 - 2 -

原因 影响

空间分 布规律 从 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托克逊。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 。 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的。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节 秋多,冬春少。 时 变化 间 变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 ,年际 化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变化 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形成北方的春早、降水的南 北方:降水少,雨季 ; 江淮地区的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夏涝;北差异 南方:降水多,雨季 。 梅雨和伏旱。 7、我国的降水 (地区)多, (地区)少。大部分降水集中在 (季节)。 8、我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 多样。原因是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 。

(2) 性气候显著。

(3)气候的 特征明显。原因是 ,西部深入亚洲内部,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冬季比同纬度的国家地区气温 ,夏季比同纬度的国家地区气温 。 9、我国的特殊天气与气象灾害:

①寒潮:寒潮天气发生时间是冬半年,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岛南部不受寒潮的影响外的大部分地区都受寒潮影响。寒潮过境时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有 天气。

②梅雨:梅雨天气发生时间:夏初6月,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多 天气。

③台风:台风天气发生时间:夏、秋季节,影响地区 ;天气:狂风暴雨;作用是能够缓解 。

④沙尘暴:沙尘暴天气发生时间:春季。影响地区 地区,天气特点:大风,能见度低。

⑤旱涝灾害:洪涝灾害发生时间是 、 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气候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1、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 的影响。 带来的雨水称为河流的主要水源,随着 的加强,雨带由 向 推移,河流水量增加,水温上涨,形成 。随 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 。 2、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叫 。

3、我们常德,有一条的河流,它是 ,你认为它是属于 (填“外流河”或“内流河”),它流入 (填湖泊),经过长江注入 (填海洋)。 4、 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5、 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它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 。 6、 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泊,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7、长江:长江发源于 高原 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川、藏、云、

- 3 -

渝等11个省级行政单位,最终注入 (填海洋)。它是中国第一大河。

8、长江上、中、下分界线及水文特征:从源头到湖北 为上游,落差 ,水流 ,水能 ;从湖北 至江西 为中游,河道弯曲,支流 ,湖泊 ;从江西 至长江 为下游,水流 ,江面 。 9、长江 段和 段是长江干流水能资源甚为丰富的河段。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10、黄河:黄河发源于 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等9个省级行政单位,最后注入 (填海洋)。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

11、黄河上、中、下分界线及水文特征:从源头到内蒙古 为上游,峡谷 ,水流 ,水能 ;从内蒙古 至河南 为中游,泥沙 ;从河南 至黄河 为下游,水流 ,大量泥沙淤积,形成 。

12、黄河中游地区 现象严重,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容易使河堤决口。根治黄河的根部关键是 。 13、长江与黄河对比: 长江流量 、汛期 、含沙量 、 结冰期;黄河流量 、汛期 、含沙量 、 结冰期、凌汛。

14、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和 。 15、黄河著名的瀑布,叫做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的种类类型:主要包括 资源、 资源、 资源、 资源、 资源、 资源等。

2、在自然界中,自然资源的数量是 ,但又是 。

3、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之后,能在短时间内 、 。

4、中国的能源矿产资源比较 ,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 ,但是人均占有量 。 5、未来, (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出产石油最重要的基地。这个省级行政区的最重要的一个油田是 。

6、十二五工程“西气东输”对西北来说,把 转化成 ,推动了当地 发展。又对于华东来说,解决了 不足的问题。 7、湖南的锡矿山产 矿。 8、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 ,北方地区以 、 、 为主;南方地区以 为主。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作用: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的 。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3、我国土地资源类型 ,拥有 、 、 等多种土地资源。我国草地面积 ,所占的比重 。

4、我国土地区域差异明显 地 区 分 布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耕地 林地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区 湿润地区及半湿润地区 平原、 平原、 平原等。 湿润地区及半湿润地区 林区、 林区、 林区。 - 4 -

草地 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 高原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 5、中国各地区的土地资源质量差别很 。东部季风区,雨热 ,土壤 ,生产力 ,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耕地和林地。北方以 为主,南方以 为主。 6、总之,十分 、 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 ,是中国基本国策。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是世界上缺水 的国家之一。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2、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 , 。

3、水资源时空分配具有夏秋 ,冬春 和年际变化 的特点。 4、解决我国水资源缺乏的主要措施有: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

5、“南水北调”工程确定了 、 、 三种调水方案。

6、我们应该 用水, 用水,防治 ,提高水资源的 ,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1、多样的生物资源的原因: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 、 和 ;沿海大陆架面积 ,海洋水温 ,适宜多种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2、四大海产: 、 、 、 。 3、四大渔场: 、 、 、 。 4、四大盐场: 、 、 、 。 5、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位于 海域。 6、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位于 海域。 7、在近海大陆架,蕴藏了大量的 和 。

8、 是局部海域因浮游生物突发性地大量增殖或高浓度聚集。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 业

1、主要产业部门: 、 、 、 、 等。

2、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 地发展农业。 3、我国农业生产总量 ,居世界第 位。 4、中国农业的发展的原因: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 ;

?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定 。 5、创汇农业主要针对于 市场。

6、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北方以 为主,粮食作物南方以 为主。

7、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 产区。 8、北方的主食是 ,南方的主食是 。

9、 (省级行政区)是中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区。 10、中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 和 。

11、四大牧区: 、 、 、 。 12、中国的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 为主。 13、三大生猪产区: 、 、 。

- 5 -

第二节 工 业

1、 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

2、 三大主要产煤区: 、 、 。 3、 是中国的第二大能源。

4、 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

5、 五大石油工业基地: 、 、 、 、 。 6、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 的国家。我国的铁矿大多数是 。

7、 在地区分布上,已形成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性大型 基地。

8、 中国 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 9、 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 、 、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 、 、 、 和 。 2、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的 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 3、中国的铁路现已形成以 (城市)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4、南北干线有: 、 、 、 、 、 等;东西干线有 、 、 、 等。 5、中国最繁忙的一条铁路干线是 。 6、 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 7、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输:速度较 ,运载量较 ,运价较 。 ?公路运输:机动 ,速度较 ,适应性 。 ?水路运输:运载量 ,运价 ,速度 。 ④航空运输:速度 ,运量 ,运价 。

⑤管道运输:适宜运输液体和气体,运量 ,运价 。

- 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在线全文阅读。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58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