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
东兴中心小学 王庆玲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第88—90页《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
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难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
1.教师:同学们听过相声里的正反话吗?也就是我正着说,你反着说,比如:子女就是(女子)。同学们很有悟性啊,真聪明。
师:白雪、色彩、盒饭、心虚、我爱妈妈??学生参与活动。
2.谈话:这是老师每天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你能说说老师每天放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吗?(课件呈现:老师家→向北350米到菜场→向西50米到小学桥→向北60米到学校) 3.揭题:
刚才,我们学说了正反话,还研究了王老师返回的路线。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分别使用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板书:倒过来推想)
这种“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信,咱们继续看——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因此,通过“正反话”和“返回路线”两个已有经验的唤醒,为倒推策略的探索提供了清晰的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促进新认知的高效建构。】
二、初步体验,建立模型
1.课件逐步出示例l
师:这儿有两杯果汁,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假如有两人来喝这两杯果汁,你觉得要怎样做才公平一点呢? 现在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甲乙两杯的果汁数量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出问题:要求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2.解决问题
填写课本第88页的表格。填完后说说你是怎么推算的。
现在 原来 甲杯/ml
结合回答演示:甲杯的果汁数就在现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增加多少,乙呢? 交流:展示学生的表格,说一说想法。
追问:要求原来的情况,我们是从哪儿开始想起呢?原来的变化过程是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倒推时是怎样变化的?(强调:变化过程相反) 3.回顾反思
师:回想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我们先算的是什么?我们是从哪里开始倒推的呢?
小结:看来当我们知道现在的量,要求原来的量时(板书),我们就可以用倒推的方法来解决。(完成板书:原来: ←
乙杯/ml 倒过来想一想
现在)
其实.用倒推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请看:填一填:
( ) +40 ( ) -30 ( 20 )
( ) ÷7 ( ) ×9 (54 )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有什么小技巧吗?先倒推哪一步?
小结:倒过来推想就要从现在的数据出发,根据各自发生的变化往回推算出原来的数据,也就是倒推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设计意图:在例l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题中的信息和问题,;揭示了倒推问题的三要素:原来状态、变化过程和结果,使学生感受到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师生在互动对话中建构数学模型。接下来的“填一填”,再次让学生体验到倒推过程与变化过程的相反性,感悟倒推的顺序,为例2多步倒推的探究过程做好了良好的心理定向和认知铺垫。】
三、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1.探索例2
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过程表达出来。 2.整理信息,讨论交流
原有?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原有?张←去掉24张←跟小军要回30张←还剩52张
或符号表达:
( ?张 ) +24 ( ) -30 (52张) 学生说一说想法。
②师:要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整理好条件,你们是用什么策略想这个问题的昵?
可以怎样列式呢?
第一种: 52+30-24=58(张)
师:先倒推哪一步?再倒推到哪一步?倒推时的过程与原来的变化过程相反吗?
第二种: 52+(30-24)=58(张)
师:原来这两个变化的过程可以合二为一吗?现在比原来少6张,现在有52张,把这少的6张补起来就可以得出原来的张数了,52加6的过程;是不是用的倒推法。我们把它变成了一步倒推的题目了。 ③检验。
可以写答了吗?结果是否正确该如何验证呢? 3.回顾反思,对比深化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了这道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用的是什么策略?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情况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呢?怎样运用呢? 小结:如果某种数量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已经知道了现在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量,就可以用倒推的策略。先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至求出答案。在倒推的时候要注意变化顺序。(板书:变化顺序)
【 设计意图:例2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深化理解策略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因为思维的深度参与,必然决定了学生对获得策略过程的经历是深刻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摘录条件进行整理以及讨论交流中,逐渐感悟在倒过去想的时候,不仅要逆着事情变化的顺序进行,还要注意先把后发生的变化倒回去,再把先发生的变化倒回去,直至事情的原来情况。在汇报交流中,对两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到倒推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策略,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再次让学生体验事情的变化是有顺序的,从而感悟到有条理的思考是很重要的。】 四、综合应用,强化理解 1、填一填
(50 ) +20 ( ) -30 ( )
( ) ×5 ( )÷9 ( 5 )
( ) -15 ( 40 ) +37 ( )
2、在为西南干旱地区捐水活动中,五(2)班的小青同学拿出自己零花钱的一半还多1元捐给灾区,自己还剩25元。小青原来有多少元零花钱? 小慧同学捐出零花钱的一半还少1元,自己也还剩25元。小慧原来有多少元零花钱?两人原来的零花钱一样多吗?
(1)学生读题、审题后,问:可不可以用倒推的策略解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指导信息整理,画线段图。 (3)出示算式,集体反馈:
小结:这题用什么方法去理解比较简便?(画线段图)
3、小明早上穿衣洗漱用去10分钟,吃早餐用去5分钟,骑自行车到学校要15分钟,要在早读课7:20之前到学校。小明最迟要在啥时候起床?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从中间向两边填空,对比逆向与顺向思考方法,明白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倒推的策略的? 让我们沿着今天学习的过程往前推,你觉得掌握一步变化的问题重要吗?究竟怎样的问题适合用倒推的策略呢?
倒推有时候只是一种思考的方法,并不能在生活中真正实现,生活中有些
现象是无法倒退的。比如时光,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婴儿时代了。既然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少做一些让将来后悔的事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解决问题的策略 - 倒推》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