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何泳铮信息论美学简介(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信息论美学论述的主要有以下的文章:

姜庆国《信息论美学初探》,这篇把信息论美学放在美学史中进行了思考,并且简单介绍了信息论美学的基本观点;1而在《信息论美学及其发展》则主要论述了信息论美学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信息论有助于美学走向科学,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其影响甚至能震动信息论界。2显然在当时“方法论热“的大环境下,作者很容易忽视其推广的困难,也不曾预料到其后的衰落。

金克木《谈信息论美学》介绍了信息论美学的理论要点、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釆用中国的文学艺术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偶尔也涉及到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对比。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虽然给了信息论很高的评价,但是也提出了其需要解决的难题,尤其在“信息”的定义上以及其普及的困难,这也隐约暗示了其后发展的阴影;3

李欣复的《论审美信息和审美系统》则提出了分析审美信息时候的三个主要特征:直接性和理性,新颖性和可理解性,以及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呼吁做信息论美学研究时候需要关注此三点;4

潘知水在《信息论美学评介》介绍了信息论美学的主要观点之后,认为信息论美学只有对形式简单的艺术品才有操作可能性,但是面对复杂艺术品时候便无能为力;5

穆纪光的《信息论与美学研究》指出了美学界对信息论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信息论可以帮助美学靠近科学,而另一种则认为信息论曲高和寡,很难推广普及,而作者认为信息论可以为美学上的一些难题提供解决方案;6

涂途的《信息论美学和“审美信息”范畴》主要介绍了信息论美学的创始人

7莫尔斯和本泽的主要著作及观点,以及他们二人的学说在前苏联的接受情况;而

在《信息论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则讨论了信息美学中关于信息感知、信息评价

1

姜庆国:《信息论美学初探》[J],《当代文艺思潮》,1985(01)。 2

姜庆国:《信息论美学及其发展》[J],《未来与发展》,1985(04)。 3

金克木:《谈信息论美学》[J],《读书》,1985(07)。 4

李欣复:《论审美信息和审美系统》[J],《齐鲁学刊》,1985(11)。 5

潘知水:《信息论美学评介》[J],《哲学动态》,1986(04)。 6

穆纪光:《信息论与美学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1)。 7

涂途:《信息论美学和“审美信息”范畴》[J],《文艺研究》,1988(06)。

方面的数学知识。8

中国学者对信息论美学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主要包括在信息论美学中引入价值维度,以及对美丑的二元对立的打破等。综合大部分学者对于信息论美学的介绍,可以看出,信息论美学的出发点是把美当作一种信息,对它进行量的分析。为了对美进行量的分析,美在信息论美学中被转换为感性的物质形式的有序结构,如节奏、力度、速率、色比等。信息论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用统计的方法找出这些要素的能够引起美感的最优结构,然后据此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美作为一种信息,具有信息所具有的一切特点:“可识别性,可转换性,可传递性,可扩充性和可压缩性,可共享性。”只是审美信息具有区别于一般信息的独特之处。莫尔斯把信息分为两类: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语义信息“服从普遍逻辑,具有容许准确了解、可以译为其他语言的结构,对体现它的符号来说是中性的。”?因此,同一数量的语义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渠道来传播,由于不同渠道的传播能力的差异造成的信息的损失可以用改变传播时间的方法来弥补,也就是说,语义信息是可以完全翻译的。

但是审美信息却同传递它的渠道密不可分,如果传播渠道变了,审美信息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审美信息是个人性的,不可复制,亦不可完全翻译。正是审美信息的这一个人性使致力于对审美信息进行量化处理的信息论美学陷入困境。潘知水分析了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是实际的艺术过程要比通讯模型复杂,模型往往是简化的;二是“信息论美学也同信息论一样,不关心信息在语义学上的质,只关心信息在统计学上的量。”也就是说,忽略了审美信息和语义信息之间的差别。国内文艺学界针对信息论美学的这一困境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姜庆国对信息论美学的研究范围的限制可以被看作是对上述难题的一种解答方式,他认为,信息论美学“不讨论无法实证的形而上学问题例如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它撇开研究对象的任何超验的价值,而只对它进行具体的统计分析。”?因此,信息论美学的应用范围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现成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比如统计某作家的用词特点,分析某部交响曲的结构等,类似的研究还可扩展到视觉艺术、舞蹈艺术等艺术门类;第二个方面是根据 8

涂途:《信息论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89(03)。

对审美信息的定量分析结果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比如实用美术、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激光音乐、光效应艺术、计算机绘画作曲等等。随着信息论美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姜庆国对于信息论美学的研究范围的限制看似有一些重复国外学者的理论的意味,但却是国内文艺理论界对信息论美学的真正目的的再发现。这一再发现使得当时的文艺理论界意识到信息论美学在很多方面都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离当时的文艺理论界都很遥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美学层面上国内学界从学理层面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够有所突破的空间极其有限。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放创新的主导精神赋予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一种兼容并蓄的气度,西方的各种或一致或矛盾的理论统统以现代的名义汇集在他们的思想中,构成了他们突破困境的精神能量。

参考文献: 1.姜庆国:《信息论美学初探》[J],《当代文艺思潮》,1985(01)。 2.姜庆国:《信息论美学及其发展》[J],《未来与发展》,1985(04)。 3.金克木:《谈信息论美学》[J],《读书》,1985(07)。 4.李欣复:《论审美信息和审美系统》[J],《齐鲁学刊》,1985(11)。 5.潘知水:《信息论美学评介》[J],《哲学动态》,1986(04)。 6.穆纪光:《信息论与美学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1)。 7.涂途:《信息论美学和“审美信息”范畴》[J],《文艺研究》,1988(06)。 8.涂途:《信息论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89(0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何泳铮信息论美学简介(2)在线全文阅读。

何泳铮信息论美学简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8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