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唐河初步设计报告(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采用《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6.3.1式:

Y?R?e?A

1?mkv2Fe?cos?2gDR?k?kw2h?

式中 Y —— 堤顶超高(m);

R —— 设计波浪爬高(m),按莆田实验站公式计算平均爬

高;

k△—— 斜坡的糙率渗透系数,根据护面类型查草皮护坡为

0.85-0.90,取0.9;

kw —— 经验系数,由风速W、坡前水深H、重力加速度组成的无维量,取1.23;

K —— 综合摩阻系数,取3.6×10-6;

V —— 设计风速,取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倍,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5.2m/s,则V=22.8 m/s;

F —— 吹程,取上口宽; D —— 平均水深;

β—— 风向与垂直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β=0; A —— 安全超高取0.6m。

经计算,唐河堤顶超高为XXXm,设计时取为XXXm。 (3)堤防结构设计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本工程为4级堤防,设计堤顶高程为20年一遇洪水位加1.0m超高,堤顶宽3.0m,并向外侧倾斜,坡度为2%,堤防内侧边坡为1:2,外侧边坡为1:2。另外,本次设

16

计对40km堤顶路面(16+780~36+780两侧)进行整治,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厚15cm),路面宽2.5m。

3.3.2 河道工程设计

3.3.2.1

河底比降设计

根据舞阳县水利局2008年提供的河道测量成果进行分析,在保证河道行洪安全的情况下,以河道挖方量最小的原则确定河道比降。经最终分析研究确定唐河的比降如下:

桩号-0+400~8+500之间河底比降为0.000096,桩号8+500~12+530之间河底比降为0.0007,桩号12+530~35+530之间河底比降为0.0018,桩号35+530~38+335之间河底比降为0.0039。 3.3.2.2

河道横断面设计

河道横断面设计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河道横断面设计时主要考虑满足河道的防洪除涝要求。

为了确定最佳的河道断面,本次进行了三种方案的比选:

方案一、梯形断面。梯形断面占地较小,结构简单实用,是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在河道两岸保护范围内,设臵保护带,防止岸边边坡耕作,便于河道管理,确保堤防安全。

方案二、复式断面。复式断面适用于河滩较开阔的河道。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在中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不需要修建高大的防洪堤。

方案三、矩形断面。矩形断面占地少,挖方量小,是河道使用较多的形式,但由于矩形断面需筑挡土墙,因而投资大,施工相对困难,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

17

通过方案对比,结合唐河的特点本次设计采用方案一。

梯形断面,桩号-0+400~16+530之间河底宽24m,边坡1:2;桩号16+500~21+530之间河底宽14m,边坡1:2;桩号21+530~31+530之间河底宽10m,边坡1:2;桩号31+530~38+335之间河底宽8m,边坡1:2。 3.3.2.3

河道过流能力计算

河道过流能力按明渠均匀流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Q?ACRi

A?(b?mh)h

11/6 C?R

nR?A/x

2 x?b?2h1?m

ν=Q/A

式中 Q —— 设计流量(m3/s); A —— 过水断面面积(m2); C —— 谢才系数(m2/s); i —— 水力坡度; R —— 水力半径(m); b —— 设计渠底宽度(m); h —— 设计水深(m); χ—— 湿周(m);

n —— 渠道糙率,参照《水工设计手册》第一册选取为0.03; m —— 边坡系数;

18

ν—— 流速(m/s)。 唐河过流能力计算结果见表5-1。

表5-1 唐河设计过流能力计算成果表

河名 桩号 5年一遇 流量 流速 (m3/s) (m/s) 216.6 191.9 172.6 143.3 115.7 95.8 61.3 0.89 0.86 1.72 1.70 1.65 1.56 1.98 20年一遇 流量 流速 (m3/s) (m/s) 418.8 371.1 337.7 277.0 223.6 185.0 118.5 1.05 1.02 2.07 2.05 1.91 1.87 2.42 -0+400 8+500 12+530 唐河 17+030 21+530 25+030 31+530 3.3.2.4 河道水面线推求

河道水面线采用水力学中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线计算法计算,公式如下:

f(Zu)=Zu +(α+ξ)Q2/(2gAu2)-ΔSQ2/(2Ku2) Ψ(Zd)=Zd +(α+ξ)Q2/(2gAd2)+ΔSQ2/(2Kd2)

式中 f(Zu)——上游断面水位函数;

Ψ(Zd)——下游断面水位函数; Zu ——上游断面水位 ; Zd ——下游断面水位; α——动能修正系数; ξ——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19

Q ——流量(m3/s); g ——重力加速度; Au ——上游断面面积(m2); Ad ——下游断面面积(m2); ΔS ——断面间距(m); Ku ——上游断面流量系数; Kd ——下游断面流量系数;

Ku、Kd取值:

Ku、Kd?ACR式中参数含义同明渠均匀流公式。 本次设计起始端水位时, 唐河水力要素见5-2。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唐河初步设计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唐河初步设计报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7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