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控制院感工作制度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5、处理传染病病人后应及时进行床单位消毒。如遇有地面、各种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ppm含氯消毒液消毒。

6、各种器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

7、无菌棉签、棉球等及其容器,应有效期内使用,启开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尽量使用小包装。一次性物品如窥器、手套、纸垫等使用后须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密闭封装,由专人回收、运送,并按规定做好交接登记工作。

(七)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2、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有明确划分。

3、工作时需穿专用服装及拖鞋,戴口罩、帽子等。手术前应认真洗手、刷手;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4、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灭菌。 5、每天早晨通风后对各室内的物体表面及地面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照射60分钟。

6、安排手术顺序:先清洁切口手术,后污染切口手术,最后进行感染切口手术。 7、对隔离病人的手术,应严格执行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8、入手术室的平车、轮椅应每日擦拭消毒,并更换被服,如遇污染随时擦拭(更换)。 9、每周固定卫生日,对室内环境及物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卫生清洁。手术室墙壁每周擦拭1次。

10、每月对环境卫生学监测(详见相关制度)。

11、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做好交接登记。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八)普通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详见相关制度)。

2、在医务部(感染专职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及时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患者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感染病

17

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5、病人的床单、被服应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应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被服等污物。

6、病床应湿式清扫,实行“一床一套(巾)”,擦拭床头桌(柜),实行“一桌一抹布”。扫床套或抹布使用后均须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7、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物品使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9、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按规定消毒和终末消毒。非一次性使用的餐具用后须消毒。 10、发现传染病或特殊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行单独隔离,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病人可相对集中隔离,必要时转往指定专科医院。 患者出院或死亡后,须封闭房间,进行严格终末消毒,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空气用过氧乙酸熏蒸或喷雾消毒(或3%过氧化氢喷雾)或紫外线照射;床单位用床单位消毒机或紫外线双面照射1小时。传染性强的特殊感染患者的被服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密封,集中焚烧。(按传染病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11、具有传染性的引流液或体液(如结核病人的胸、腹水或其它感染性引流液等)须消毒后方可排入下水道(例如:配成含有效氯浓度为2500ppm的液体,作用2小时)。

12、病室、楼道、治疗室、处置室、诊室、厕所等处应分别设置专用墩布,标记明确,使用后须分别用含氯的消毒剂浸泡(含有效氯500~1000mg/L),再洗净、悬挂晾干备用。

13、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严格分类收集和管理,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九)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2、周围环境无污染源。内部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生活办公区等,区域间划分清楚,应有实际屏障隔开。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3、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等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需有质量监控记录。

4、下收下送车辆,有明显标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分区存放。

5、包布一用一清洗,待灭菌物品按照清洗、包装、灭菌程序进行灭菌。有传染性的污染物

18

品,须先经初步消毒、清洗、再灭菌。特殊污染物品采用双蒸法灭菌处理。

6、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有效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发放。 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领取、保存、发放和回收的有关规章制度。

8、各工作间每日操作后,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桌面、台面、墙面、地面等。墩布、抹布专室专用。

9、无菌室由专人负责,进入无菌室须戴口罩、换鞋,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2次。非本室人员不得擅自入内。未灭菌物品不得放入无菌室。

10、每次购置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采购供应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临床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并按规定详细记录,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采购供应科。

11、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12、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

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室。

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13、执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14、每月对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详见相关制度) 注:

①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布质包装者5月1日~9月30日期间有效期为7天,10月1日~4月30日期间有效期为14天;一纸一膜密闭包装者有效期为3个月。

②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布质包装同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有效期;一纸一膜密闭包装有效期6个月。

(十)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

2、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洁净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间标识

19

明确,有实际屏障,专用通道。

3、工作人员要求:

(1)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私人物品一概不得进入洁净区。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上呼吸道感染者,如必须进入手术室时,应戴双层口罩。

(2)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鞋、帽,戴口罩,头发、内衣领及袖边、裤边不得外露。外出时必须更换穿外出衣服和鞋。手术完毕,衣裤、鞋等须放到指定地点。手术衣被污染时,须及时更换。

(3)手术室一切物品概不外借,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或丢失。一切外来物品进入手术室前须经手术室工作人员同意,并按规定程序执行。

(4)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遵守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5)观摩手术人员需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方可进入手术室,并按规定在指定房间参观。每台手术参观人数不能超过4人(小手术间限2人以下),观摩人员要与手术区保持30~40cm以上的距离。

4、清洁与消毒灭菌工作要求:

(1)手术室严格划分洁净区、清洁区、污染区。墩布及一切卫生用品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2)每周彻底清洗手术间一次。室内物品全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或用75%乙醇溶液擦拭;紫外线灯管用酒精纱布擦拭;非层流手术间空气可用3%过氧化氢喷洒或紫外线照射1小时。

(3)每日用消毒剂溶液(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或75%乙醇溶液)擦拭器械车、升降台、麻醉桌、无影灯、窗台等。保持地面、桌面、墙壁及手术间各种物品清洁、无尘、无血迹。非层流手术间每日照射紫外线2次,每次1小时。

(4)手术完毕,及时打扫手术间桌面、地面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并行紫外线消毒。接台手术前需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

(5)无菌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专室(或专柜)保存,并有明显灭菌标记及灭菌日期。无菌物品一经开封不得超过24小时。干式无菌持物钳有效时间为4小时,并注明开封时间。

(6)手术间使用原则为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应在专用手术间进行。手术开始后,各手术台的一切物品不得交叉使用。除人员、物品通过以外,手术间的门应保持关闭。

(7)手术台上的各种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压力蒸汽或环氧乙烷),使用前必须经两人核查

20

灭菌日期和灭菌标志。

(8)手术室内外平车不得交叉使用。平车应每日擦拭消毒;平车上应铺防水防渗单,一人一换。

(9)凡污染敷料、废弃的组织等应放在黄色防渗漏塑料袋内,由专人回收,按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制度执行。

(10)需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等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感染症病人用过的物品应先消毒、后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的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均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11)各种手术物品、器具及穿刺针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的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法等。

(12)空气净化系统的清洁处理:手术室人员在每日手术结束后对排风口表面清洁擦拭;排风口内的过滤器每周更换(或清洗)一次。对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的清洁管理,按照相关管理部门的规定由专职人员负责定期维护。

5、执行医院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详见相关制度)。若发现监测不合格等问题时,须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并再次复查。 6、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置及终末消毒措施:

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各科室应提前与手术室联系,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名称,以便合理安排手术。处理原则:严密隔离,选用敏感的消毒液;对用过的器械先行预消毒,后清洗、再灭菌,必要时行双灭菌。

(1)HBsAg阳性病人的手术处理:

①手术间外悬挂隔离标志,专用消毒物品及浸泡桶,门口备隔离鞋套。 ②严禁参观手术。

③手术人员要穿手术鞋套、隔离衣(必要时穿一次性手术衣,戴双层手套),不得随意出入手术间,室内外设两名巡回护土,所需物品均由室外护士传递。

④术后处理:

·被服和布类敷料: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标记注明感染名称,送洗衣房处理。 ·器械:用1000ppm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常规清洗干净、包裹灭菌。 ·吸引器瓶:用1000ppm的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或使用一次性)。 ·麻醉导管及面罩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一次性物品及其他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塑料袋内、标记,专人回收,焚烧处理。 ·手术间地面、桌椅、器械台、手术床等用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照射60分钟,3%过氧化氢

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控制院感工作制度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控制院感工作制度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80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