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交流切磋,诵读感悟 1.指导学习第1、2句。
出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生齐读。
(2)(出示从远处看柳树的图片)你们看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它就像什么呢?(碧玉、丝绦) (4)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合作学习第3、4句。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和同桌一起读第3、4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出示第4句诗的课件)让学生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3.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4.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感受到的意境描述出来
五、分组活动,熟读成诵
师: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这首古诗,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思考、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用白话文翻译、画画等。)
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把他们分成三组:朗诵组、翻译组、画画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组。
2.学生分组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3.分组展示。
(1)朗诵组用多种朗读方式诵读古诗;
(2)翻译组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画画组展示各自根据诗意描绘的图画。
4.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诗歌,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
六、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5个生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教师指导。
“绿”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不要把右下部写成“水”。 “丝”字注意笔顺。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七、梳理板书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两首诗时,我都能以生动亲切的语气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以有层次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此外,我还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
2 找 春 天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的文章,仿佛呼唤着我们去寻找春天。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本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我们还能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他们已经能够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素材,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教学建议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感受课文的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春天,通过朗读、理解、感悟,说说春天的样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观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展现春天美景的视频,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 3.热爱春天,愿意去发现、观察春天。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
了解春天的特征,主动发现、观察春天。 三、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常说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那么春天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春天来了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着重指导读好“遮”“嫩”“触”)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发现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4.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让学生认读,全班齐读。 5.出示词语,请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脱掉 棉袄 寻找 害羞 姑娘 嫩芽 音符 解冻 杜鹃 遮遮掩掩 五、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齐读课文。
(2)分段抽读课文。(对字音读得准确、语句读得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2)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语。
(3)学生之间互相解决没弄懂的问题。 (4)教师解答剩余问题。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1)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你们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都找到了些什么?
(2)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页纸,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并把大家找到的答案记录下来。
(3)由各组选派一名同学把小组学习的结果向全班汇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感悟,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适时板书: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柳枝 风筝 喜鹊 杜鹃 桃花 杏花 六、读文想象,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思考: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部编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