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按平面固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等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3.7对现场生活卫生管理方面的要求:
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职工(包括民工)宿舍,保持清洁卫生,要建立卫生区域,经常打扫,并按规定在工程竣工交用后及时拆除和清退。上述房屋内未经许可一律禁止使用电炉。
工地伙房食堂及临时卖饭处所,要整洁卫生,做到生熟食物隔离,要有防蝇防尘设施。
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临时厕所,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定期施洒白灰或其他消毒药物,露天粪池必须加盖,市区工地厕所要有水冲设施。
施工现场严禁居住家属,严禁居民家属、小孩在施工现场穿行、玩耍。
四 安全施工措施
在施工前,应对班组做好安全技术交底,针对该工程基础的特点,严格控制土方的堆放量,和堆放高度,且要保证安全距离在0.8m以上并做了边坡的固壁支撑。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要亲临现场,确保基坑模板的安装及砖模的顺利砌筑。
4.1 土石方工程
4.1.1挖土方应从下面分层进行,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4.1.2开挖坑(槽),沟深度超过1.5m时,一定要按土质和挖的深度按规定进行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如果既未放坡,也不加可靠支撑,不得施工;
4.1.3坑(槽)、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入机具。1m以外堆土,其高度不宜超过1.5m。坑(槽)、沟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危险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4.1.4挖土方不得在石头的边坡下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楼房基底下进行。操作时应随时注意上方的土壤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应及时放坡或加固;
4.1.5工人上下深坑(槽)应预先搭设稳固安全的阶梯,避免上下时发生坠落; 开挖深度超过2m的坑(槽)、沟边沿处,必须设两道1.2m高牢固的栏杆和悬挂危险标志,并在夜间挂红色标志灯。任何人严禁在深坑(槽)、悬岩、陡坡下面休息;
4.1.6在雨季挖土方时,必须排水畅通,并应特别注意边坡的稳定。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
4.1.7夜间挖土方时,应尽量安排在地形平坦、施工干扰较少和运输道路畅通的地段,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
4.1.8机械开挖后边坡一般较陡,应用人工加以修整,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其它
作业;
4.1.9土方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经常注意边坡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停止,待处理和加固后才能进行施工。 4.2 脚手架工程
4.2.1、架子工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患有不符合高空作业疾病的人,不得上架子工作。严禁违章作业。
4.2.2、操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不要穿塑料底鞋、皮鞋或拖鞋。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带内。袖口及裤口要扎紧,以防衣裤被挂住。
4.2.3、搭设外架应配合工程进度。
4.2.4、遇六级以上大风和重雾、雨天时应停止工作,要注意防滑。 4.2.5、脚手架搭设高度高于邻近建筑物时,应设置防雷接地设施。 4.2.6、照明电线不得缠绕在钢铁及金属架上。
4.2.7、脚手架邻近如有高压电线,应与电业部门联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搭设脚手架。
4.2.8、施工人员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不准站在砖墙上砌筑、勒缝及搬运物品。 4.2.9、脚手板上堆荷,每平方米<270kg。
4.2.10、任何人作业时未经许可不得拆除架体与建筑物间的连接物、绑扎物等。 4.3、模板工程
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施工,立柱的材料要符合要求,底部用板或契木垫高,不得用砖或石垫高。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立柱间距要符合规定或设计要求。要进行模板的有效保护,存放要整齐,要有防倾倒措施。2m以上高空作业要有可靠立足点,拆模区域设置警戒线,且有专人监护,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4.4临时用电管理
建立现场临时用电的检查制度,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现场采用双路供电系统,确保电源供应。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必须统一式样、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刷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系,采用外插连接方式。
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
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的临时照明一般采用220V电源照明,结构施工时,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线管,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基础施工,内部照明应使用24V低压照明设备,结构施工内部照明使用行灯照明的,其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V,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电源线须使用橡胶套电缆线,不得使用塑胶线。行灯变压器应有防潮、防雨水设施。外围的强电照明,必须搭设灯架,灯架的高度不得低于2米,并做好绝缘。
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电焊机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m,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m。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为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施工现场开挖的非热管道沟槽的边缘与埋地外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配电屏(盘)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的电线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
电缆穿过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度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焊接机械应放置在防雨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对于夜间车辆通行的工程或机械设备,必须安装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应设在施工现场电源总开关前侧。 4.5施工机械管理
加强对塔吊司机、信号指挥员、起重工的管理:严把人员关,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自律、禁止各行其事。
搅拌机应搭设防砸、防雨的专用操作棚,使用前应固定,不得用轮胎代替支撑。移
动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启动装置、离合器、保险链防护罩应齐全完好,安全可靠。从搅拌机停止使用到搅拌机料斗升起时必须挂好上料斗的保险链。维修、保养、清理时必须切断电源,并设专人监护。
蛙式打夯机必须两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手柄应采取绝缘措施。打夯机用后应切断电源,严禁在打夯机运转时清除积土。
氧气瓶不得曝晒、倒置、平放使用,瓶口处禁止沾油。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得小于5m,两瓶同焊距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严禁使用。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浮桶式乙炔发生器。如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应严格执行各项有关安全规定,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不得在密闭场所施工,施工人员与焊接点应保持在安全距离。
圆锯锯盘及传动部位应安装防护罩,并应设置保险档、分料器。反长度小于500mm,厚度大于锯盘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圆锯。
砂轮机应使用单向开关。砂轮必须装设不小于180度的防护罩和牢固的工托架。严禁使用不圆、有裂纹和磨损剩余部分不足25mm的砂轮。
平面刨(手压刨)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吊索具达到报废标准的,必须及时更换,并应注意:
钢丝绳应根据用途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凡表面磨损、腐蚀、断丝超过标准的,大死弯、断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
吊钩除正确使用外,应有防止脱钩的保险装置;
卡环在使用时,应使销轴和环底受力。吊运大模板、大灰斗、混凝土斗和预制墙板等大构件时,必须使用卡环。
自卸汽车等在坡道停放时:下坡停放应挂上倒档,上坡停放应挂上一档,应使用三角木楔等塞紧轮胎。
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有专人监护。
五 消防工作管理
5.1消防目标
强化消防工作管理,实现杜绝火灾事故,避免火警事故的目标。 5.2组织管理
建立防火责任制。项目经理部防火责任人与各施工区域防火负责人签订防火责任书,使防火工作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成立由项目经理部消防管理负责人为首和各施工区域消防管理负责人参加的“消防管理委员会”负责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建立多层次的义务消防队组织,项目经理部根据具体情况成立20~50人的义务消
防队,各施工区也要设立基层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员必须经过培训。 5.3工作制度
“消防管理委员会”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前一段消防工作的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消防工作。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置消火栓,消火栓处昼夜要设有明显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水龙带,消火栓周围3m以内,不得堆放任何物品。消火栓进水干管直径不得小于100mm。
对重点防火部位、易发生火险部位,应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材,随工程进度及楼层不断增高而及时增加干粉灭火器。消防器材应保证灵敏有效,干粉灭火器必须按规定时间更换干粉,灭火器材必须在经市消防局批准的销售单位购置,不得购置对环保有影响的灭火器,对购置的伪劣器材而造成的事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经常维护、保养,在寒冷季节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保证消防器材灵敏有效。
加强用火、用电管理,严格执行电、气焊工的持证上岗制度。无证人员和非电、气焊工人员一律不准操作电气焊、割设备,电、气焊工要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操作前,要清除附近的易燃物,开具用火证,并配备灭火人员和灭火器材。用火证当日有效,动火地点变换时,要重新办理用火证手续。消防人员必须对用火严格把关,对用火部位、用火时间、用火人、场地情况及防火措施要了如指掌,并对用火部位经常检查,发现隐患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
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落实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建筑物内不准住人。特殊情况需要住人时,要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并与建设单位签订协议,明确管理责任。
施工现场内因施工需要使用易燃的稀释剂或添加剂时,应在工程结构外调制完毕后进入工地内使用,各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易燃物品应及时清理,消除火险隐患。
施工现场在现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施工现场内严禁违章吸烟。
施工现场内和办公区,未经消防部门批准严禁使用电炉或大功率取暖器进行取暖。 现场施工要坚持防火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特别是在进行电气焊、油漆粉刷或从事防水等危险作业时,防火安全交底要具有针对性。
冬施保温材料的存放与使用必须采取防火措施,不得采用可燃保温材料进行冬施保温。
在防水施工作业前,必须制定防火预案,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对防水材料的运输、使用,应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明确专人负责组织施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古城小区-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