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牌大米、“同兴”牌面粉、“小康”牌系列烹调油、“百年”辣酱等12个国家绿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鳜鱼等四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全椒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被安徽省政府和安徽浙江商会评为“2007年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县”,2008年,被中国浙江商会评为“中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引进了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一二三产项目,如一产的广东温氏集团;二产的中国海螺集团、路杰机械、双友集团、
金帅电器和宏运集团等;三产的广东碧桂园集团、中国奥康集团、仪帮集团、意大利商贸城等。这些企业的进驻提升了全椒的品味,带动了全椒的发展。
建置沿革
来源:信息中心 发表日期:2010-11-17
作者: 已有人821浏览
全椒县初建于西汉,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内)建立古椒国。春秋时为楚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汉在故椒邑置县设治,故名“全椒县”。
西汉 始置全椒县初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复设九江郡,全椒改属九江郡,辖于扬州刺史部。
东汉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全椒为侯国,属九江郡。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全椒侯国改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国除,复为全椒县。 三国时期 全椒先属吴,后属魏,辖于淮南郡。
西晋 复置全椒、阜陵县,属淮南郡。
东晋 王导行“侨寄法”,侨置南
谯州。废全椒县,侨置山桑县,属南谯州。
南北朝 宋仍置南谯郡。永初年间(公元420—422年)全椒为山桑、酂县所在地,属南豫州。元嘉八年(公元431年)酂县划属历阳郡,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473年),酂县又划属新昌郡。南齐,酂县改属临江郡。梁改南谯郡为北谯郡。 隋 开皇(公元 581—600年)初,废北谯郡,置滁州。大业(公元605—618年)初,州废,复为全椒县,属江都郡。
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
置滁州,全椒县属之。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辖全椒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属滁州。
宋 全椒属滁州,隶属淮南路,后属淮南东路。
元 全椒属滁州,初隶滁州路,后隶扬州路。
明 初,废全椒县入滁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以滁州隶凤阳府;十四年(公元1381年),复为全椒县,属滁州,仍隶凤阳府;十九年(公元1386年),升滁州为直隶州,全椒县属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水古县(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