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图4.6 General Options设置
图4.7 C/C++ Compiler设置
图4.8 linker设置
图4.9 Debugger设置
4.4.3 添加项目代码
31
西安航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首先选择File→New→File,新建一个C文件,然后选择File→Save,弹出保存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然后创建一个文件组,将C文件加入到该文件组中,打开文件组页面即可以写入程序代码。如图4.10和图4.11所示
图4.10 创建一个文件组
图4.11 输入文件名
在新键C文件中编写源代码,如图4.12所示。通过Project→Make选项进行编译,也可以通过Rebuild All全部编译,用Make只会编译修改过的文件。编译后,如果没有错误程序就可以使用,一般的警告可以忽略,只要没有错误就行。修改完成后进行程序下载。进行程序下载时,先安装CC beguer驱动,按下程序下载器复位键,连接程序下载器与模块程序接口,进行程序下载。下载成功后软件仿真,软件仿真过程如图4.12所示。用GO TO键进行连续仿真。
图4.12 C语言程序界面
32
西安航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图4.13 程序仿真界面
以上通过显示模块程序的仿真过程为例,说明了程序编写的过程。再通过IAR开发平台对数据发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LED显示模块的程序分别进行调试。各部分的具体程序见附录。
33
西安航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设计总结
本文主要完成基于ZigBee的温湿度无线数据采集。以CC2530芯片为核心,使用两个ZigBee模块完成本设计,一个模块作为接收模块,另一个作为接收模块,并利用LCD显示。
本设计主要完成了如下内容:
(1) 本文简单对比了由线缆传输数据的有线方式和以无线电方式传播的无线数据采集方式的优缺点。认为无线数据采集方式克服了有线传输方式所不能克服的困难,达到了在低功耗条件下系统稳定工作的设计要求。
(2) 对IEEE 802.15.4标准和七层网络模型(OSI)做了深入的理解和分析[4]。节点自组网,网络地址分配,在理解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ZigBee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
(3) 对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介绍。从核心芯片CC2530的选型、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DHT11的确定到LCD12864显示模块的选择,实现了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的搭建。
(4) 利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开发平台,对采集系统数据发送、数据采集模块的程序设计。实现在软件层面上的对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14]。
(5) 将源代码下载导入系统后,对硬件进行调试,使系统达到了显示温湿度数据的功能。 5.2.1 基本功能实现
完成系统调试后,实现了系统预先要求的功能。具体实现效果如图5.1所示。 当对DHT11数字型温湿度传感器哈气,改变其温湿度,效果如图5.2和图5.3所示。对DHT11哈气后温湿度,都立即有所提高,随后又恢复到原来状态,显示当前环境温湿度。
34
西安航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图5.1 基于ZigBee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实现图
图5.2 环境温湿度
图5.3 哈气后温湿度显示
5.2.2 无线数据采集距离的测试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本科毕业论文-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