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中国印钞检测设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方面因为这些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对于研发人员的培养也需投入较大精力;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出口的元件并不是最先进产品,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此外,我国北斗系统有自己独特的接口设计,某些国外厂商控制着接口类型,而不愿意设计生产符合中国产品要求的零部件,因此国内厂商不得不适应进口产品的接口设计,或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自主研发。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导航产业健康地发展。

2)国内用户对于高精度导航应用产品认知度低。

高精度导航是近十几年才发快速发展起来的产业,高精度卫星导航产品在精细农业、海洋测量、消防安全等众多新兴领域逐渐兴起,其中某些新兴应用产品是近几年才投放市场的。企业的重视程度也相对不足,产品应用的拓展力度不够,导致这些新兴市场规模不大。该领域上市公司只有中海达、合众思创、北斗星通等几家,社会公众认知度不足。另外,交通、铁路、位移监测等行业产品多以整套系统出售,系统价格相当高,使得客户仍然会采取较为传统的手段,严重影响了这些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机械高精度导航设备应用方面,由于农民对于产品价格非常敏感,虽然我国耕地面积广阔,应用市场规模很大,但一旦出现国家政府补贴取消或者减弱的政策,将会严重打击市场规模。

3.3.3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类型及特点

(1)卫星导航系统市场类型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及部署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具备以下优势.

1. 在维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关键性产业中,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北斗系统具有优势;

2. 借助地基增强系统,北斗系统可实现厘米级定位; 3. 特有的短文通信功能,可实现北斗系统的双向通信.

观研天下旗下品牌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卫星导航系统市场特点

北斗同美国GPS有相似的发展轨迹,都是先从军用市场入手,逐渐开放和开发民用市场。卫星导航产业链一般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卫星制造、卫星发射、配套地面设备建设、卫星导航应用以及下游市场。前三个环节,均属于军事设施,其发展由国家掌控,企业参与的程度有限。北斗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里,民用市场将占到非常大的比重。

目前我国北斗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天线、GIS、板卡、地图、模拟源等已实现全面配套,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等基础产品也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中游的各类应用终端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品类已初具规模。下游的运营服务和系统集成也开始进入应用探索阶段。

目前北斗产业链产值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中游,反映出北斗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一、基础设施

提到北斗,人们最先想到是天上的一颗颗卫星,实际上,北斗系统除天上部分,地面也有很多工程,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地基增强系统。

地基增强系统是实现高精度导航的杀手锏。2014年9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地基增强系统由基准站网络、数据处理系统、运营服

观研天下旗下品牌

务平台、数据播发系统和用户终端五部分组成。单一接收机易受电离层、对流层、以及周围电磁信号的干扰,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地基增强系统的作用像一把“标尺”:基准站接收卫星导航信号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形成相关信息,再由卫星、广播、移动通信等传播途径发给应用终端,应用终端利用差分增强信息修正误差,实现米、分米、厘米级及后处理毫米级的位置服务。

地基增强系统服务原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建成了自己的地基增强系统,并已投入使用。例如2015年6月,我国最大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四川省北斗导航民用高精度基础数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包括100座基准站组成,总投资超过1亿元。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可分别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定位,事后静态定位可达毫米级。2015年中,湖南省以及山东省青岛市也都建成了自己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并投入使用,系统可对该地区提供实时亚米级,事后厘米级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以及纳米级授时服务。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在全国布局建设15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

地基增强网,可使北斗卫星定位的时效性达到甚至超越GPS。同时,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观研天下旗下品牌

二、基础产品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2014年北斗芯片、板卡、天线等上游基础产品和高精度产品季度增幅都在20%-25%,基带芯片的单季出货量超过130万片,射频芯片单季出货量也接近130万。

长期以来,卫星导航产业中,95%的芯片市场被美国占据,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制约了北斗产业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如今,我国已实现了自主研发40纳米射基频一体化芯片,预计于明年初问世。40纳米代表着当今导航芯片较先进的工艺,将有效降低国产芯片体积大、功耗大等一系列问题。数据显示,当芯片产量增加10倍,芯片的价格将是原来的1/3,整机也是如此。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出货量明显增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购置成本将得到有效降低,未来北斗逐步替代GPS将成为常态。

随着涉足北斗产业的公司越来越多,市场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焦点已经从初期的“可不可用”上升到“好不好用”。行业应用扩展不断催生新兴市场,原本集中在测绘领域的高精度应用,目前已开始向驾考、形变监测、精准农业、机械设备等领域进军,其中驾考驾培的市场规模已超过6亿元。高精度产品的单价也从几年前的每台10万元降到现在的3-4万元。

三、终端产品

终端产品主要可分为专业和大众两个领域。专业领域中,包括高精度测量、GIS数据采集、车辆调度终端等;大众消费领域,主要有PND(便携式自动导航系统)、车载导航设备等。2014年,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销量突破3.88亿台。

2014年各导航定位终端产品销量百分比 观研天下旗下品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便携式或专业导航终端领域中,军用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国内企业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民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相对分散。车载导航终端领域,前装市场产品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后装市场竞争激烈,集中度低。相比之下,早在2007年日本新车装配率就已经达到79%,我国的车载导航终端仍处于发展前期,目前北斗车载终端中新车装配仅为15%。该市场后续增长空间非常广阔。

四、应用服务

1994年,美国完成GPS布局,系统进入运行状态。随后GPS不仅为军事带来了重大影响,在民用领域方面,也实现了全球盈利。中国自主研发北斗系统,不仅是要摆脱军事方面对GPS的依赖,也想通过北斗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获取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升级发展。

201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1343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北斗应用占比进一步提高,国内卫星导航市场新增销售产品及系统超过80%宜采用北斗兼容技术。随着卫星导航产业的高速发展,预计2020年,年产值将达400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40%以上。

近年来,我国北斗关键技术陆续获得突破,高水平北斗导航芯片实现国产化,全球首款北斗米级定位精度手机出厂等。随着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北斗系统开启了全球覆盖的新篇章。目前,北斗系统的应用范围除军事用途外,还包括测绘、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电力、能源、精细农业等专业领域,以及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等大众消费领域。室内外无缝定位也在积极发展中,联芯科技与联想集团合作,以TC-OFDM定位技术为基础,正在研发室内外定位互补技术,力争做到室内定位精度水平优于3米,垂直优于1米的效果。室内定位技术的成熟,将推动如物流、养老、医院、电力、机场等智慧工业与生活等应用服务的发展。

观研天下旗下品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中国印钞检测设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6)在线全文阅读。

2018年中国印钞检测设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1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