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济效益,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五)经研究论证,认为本项目基础条件优越,市场前景较好。拟采用工艺技术装置先进,污染治理措施可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项目尽快实施。
十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生产规模:年产铅锭10万吨,分两期投入建设,硫酸8.5万吨,回收铜2300吨,锑320吨。
(二)总投资:4589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109万元,流动资金24781万元。
(三)全厂定员:680人。 (四)全年生产天数:300天。
(五)厂区占地面积:500亩。 (六)总建筑面积:28120平方米。 (七)年销售收入:249540万元。 (八)年总成本:220211万元。 (九)年利润总额:11072万元。 (十)年税后利润:8304万元。
(十一)全部投资财务收益率:28.86%(税后)。 (十二)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ic=10%):30386万元(税后)。 (十三)投资回收期:4.79年(含建设期1年)。 (十四)投资利润率:29.06%。 (十五)盈亏平衡点:42.81%。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重要性
一、项目背景
(一)我国铅行业发展概况
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铅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精铅消费国,2005年底全国有铅冶炼企业400多家,生产能力为精铅220万吨,电铅280万吨。2005年全国精炼铅产量为237.84万吨,再生精炼铅产量54万吨;精炼铅消费量193.97万吨。2006年铅产量为275.92万吨。
我国虽然是铅生产、消费大国,但铅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铅矿资源保证程度下降、生产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十分突出的问题。 一是行业集中底下降,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目前全国建成铅冶炼厂400多家,其中2005年精铅产量10万吨以上的冶炼厂有3家,年产5—10万吨的有8家,年产3万吨以上的有18家,其总产量约为133万吨,占全国精铅总产量的56%,其余90%以上铅冶炼厂的产能在3万吨以下。2001年我国前10名铅冶炼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为52%,2005年降低为41%。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只是相互独立的矿山、冶炼企业数量和产量的简单放大,并没有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是铅冶炼工艺及技术装置水平差。我国传统的铅冶炼工艺所产铅量占总产量的85%,除株洲冶炼厂、河南豫光、金利、豫北、万洋、焦作东方、内蒙林东等冶炼厂采用烧结机外,其余均采用烧结锅或烧结盘进行烧结。 采用烧结机——鼓风机炼铅的ISP工艺,在国内有4家,5条生产线在生产。烧结机——鼓风炉炼铅工艺应用比较成熟,但低浓度SO2烟气回收难度较大。
铅冶炼是有色金属中技术装备较落后,生产条件最差,硫回收率最低,污染最严重的金属冶炼业,特别是有些企业仍采用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烧结锅、烧结盘工艺及设备,甚至采用土烧结盘、简易土高炉方式炼铅。目前约30%铅冶炼能力是落后工艺。
三是环境影响大,一些企业资源浪费严重。落后的铅冶炼工艺烧结工序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和铅尘不加回收利用,生产环境恶劣,二氧化碳和粉尘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许多小型铅冶炼厂废水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污染水源。此外,中小型铅冶炼企业数量过多,有些小企业的产量不足2000吨/年,根本不回收其他有色金属,严重浪费资源,
7
属于产业政策明令淘汰企业。
我国铅冶炼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调整行业结构,加大企业集中度,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装备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走循环经济道路。 (二)国家有关铅行业发展的政策
1、《关于规范铅锌行业投资行为加快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发改运行[2006]1898号)提出:要以规范铅锌行业投资行为,转变铅锌工业增长方式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按照结构优化、技术进步、科学规划、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安全生产的原则进行宏观引导,做到规范投资、有序发展,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环保,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产品结构,促进铅工业可持续发展。
《通知》明确提出:2010年将精铅年产能控制在400万吨以内。要加强国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原料保障程度;同时,要大力发展铅锌再生利用产业,使用再生资源的消费量达到总消费量的30%。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在控制冶炼能力盲目增长的前提下,扶优汰劣,调整结构,推动优势骨干冶炼企业、矿山企业的联合重组,使骨干冶炼企业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70%以上。
2、《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要公告[2007]第13号,2007年3月6日发布)提出:新建铅冶炼项目,单系列铅冶炼能力必须达到5万吨/年(不含5万吨);粗铅冶炼必须采用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氧底吹强化熔炼或者富氧顶吹强化熔炼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炼铅工艺和双转双吸或其他双吸附制酸系统;必须有资源综合利用,余热回收等节能设施。烟气制酸严禁采用热浓酸洗工艺。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或尾气低二氧化硫浓度治理工艺及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立即淘汰土烧结盘、简易高炉、烧结锅、烧结盘等落后方式炼铅工艺及设备,禁止新建烧结机——鼓风炉炼铅企业,在2008年底前淘汰经改造后虽已配备制酸系统但尾气及铅尘污染仍达不到环保标准要求的烧结机炼铅工艺。
新建铅冶炼综合能耗低于600千克标准煤/吨;粗铅冶炼综合能耗低于450千
8
克标准煤/吨,粗铅冶炼焦耗低于350千克/吨,电铅直流电耗降低到120千瓦/吨。总回收率达到96.5%,粗铅熔炼回收率大于97%、铅精炼回收率大于99%;总硫利用率大于95%,硫捕集率大于99%;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铅行业的市场前景
铅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企领域,铅材和铅管应用于制酸工业、蓄电池、电缆包皮及防腐衬里材料;铅能吸收放射性射线,可作原子能工业及放射仪器设备的防护材料;铅能与锑、锡、铋等元素配合成各种合金。如熔断保险丝、印刷合金、耐磨轴承合金、焊料、易溶合金及低熔点合金模具等;铅的化合物可用作颜料,还可以用作建筑工业和装备上的防震材料等。目前铅的80%用于汽车中的铅蓄电池。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汽车的消费量快速增长,使得铅的需求量在未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市场前景良好。 (四)项目的提出
***有限公司通过对铅的市场前景,厂址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等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建设年产10万吨铅锭项目。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有关铅行业结构调整和铅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于*****林场内,符合所在城市总体规划,地理、交通、资源及社会条件比较优越。该项目利用自身自有矿山及省内的铅矿资源,生产铅锭和硫酸,并回收铜、锑等有价金属。项目的建成投产,势必带动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解决一部分人员的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采用国家鼓励的富氧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烟气治理采用双转双吸制酸工艺。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铅尘、噪声等均采取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清洁生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极大地提高全省铅资源的冶炼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对促进我国铅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有积极的作用。
9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三、项目进展情况
***有限公司提出建设年产10万吨铅锭项目后,得到了市发改委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公司也组织了项目班子开展项目的各项筹建工作。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一、铅的市场分析预测 (一)铅的性质、用途
铅,原子序数82,原子量207.2。铅为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熔点327.502℃,沸点1740℃,密度11.3437克/厘米3,硬度1.5,质地柔软,扩张强度小. 铅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铅材和铅管应用于制酸工业、蓄电池、电缆包皮及防腐衬里材料;铅能吸收放射性射线,可作原子能工业及放射仪器设备的防护材料;铅能与锑、锡、铋等元素配合成各种合金。如熔断保险丝、印刷合金、耐磨轴承合金、焊料、易熔合金及低熔点合金模具等;铅的化合物可用作颜料,还可以用作建筑工业和装备上的防震材料等。目前铅80%用于汽车中的铅蓄电池。 (二)市场需求预测
铅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蓄电池、电缆护套、氧化铅和铅材,其中汽车蓄电池是铅消费的最大领域,约占铅消费的80%左右。中国是世界上金属铅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精铅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国。 1、中国的铅生产和消费情况
近年来,中国的精炼铅产量迅速增加,从2002年起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精铅生产国,2004年精铅产量为181.19万吨,占当年世界精铅产量的25%,与1994年相比,精铅产量增加幅度达287.24%,为世界铅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04年我国再生铅产量为24万吨,占我国精炼铅产量和消费量的比例在10%左右。2005年精炼铅产量为237.84万吨,再生铅产量为54万吨,精炼铅的消费量193.97万吨,其中蓄电池耗铅比例在继续扩大;出口量43.87万吨。2006年铅产量为275.92万吨,消费是222.22万吨,出口量53.7万吨。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年产10万吨铅锭冶炼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