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 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 的均衡,即长期均衡。(5分) 具体过程如下:
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2分)
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2分) 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
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其均衡条件是
4)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 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 LMC=SMC。
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 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完全垄断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5分)
21
试卷代号:102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 试题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2.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 B ) A.不变 B.下降
C.增加 D.cc3.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 B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
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 )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C.长期成本 D.总成本 5.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C ) A.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平均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C.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 D.总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C ) A.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 C.市场价格 D.平均成本 7.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B )
A.向右上方倾斜的陷线 B.向后弯曲的曲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8.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 A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9.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 A ) A.是限制的 B.是提倡的 C.不管的 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
22
10.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 C )
A.有效市场理论 B.看不见的手 C.科斯定理 D.逆向选择
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B )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总是小于1 C.总是大于1 D.总是等于1
12.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 A ) 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1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A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1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C ) A.500万元 B.80万元 C.400万元 D.100万元
15.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C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共15分) 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 BDE )
A.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 B.-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 C.-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正斜率 D.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E.在坐标图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ACE )
A.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B.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递增 C.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 D.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不变 E.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3.总成本分为( CD ) A.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
C.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E.平均变动成本
23
4.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AE ) A.派生需求 B.直接需求
C.联合需求 D.最终产品的需求E.引致需求 5.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 CDE ) A.税收 B.公债
C.政府购买 D.转移支付E.政府投资
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共10分)
1.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 ) 2.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 3.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 × )
4.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 ) 5.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 )
6.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 \/ )
7.当其它因素不变时,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 ) 8.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 )
9.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 ) 10.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 ) 四、配伍题(每个2分,共10分)
1.替代效应( A.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
2.收入效应( D.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3.边际收益( B.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 4.滞胀( E.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 )
5.通货膨胀( C.-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
A.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B.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
C.-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
D.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E.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
24
五、简答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共15分) 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 产量,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2分)
大体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3)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
在短期中,企业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2分) 2.简述资源禀赋理论。
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O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3分)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4分)
六、计算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共15分)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 =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1)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
也就是解得
(2)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供给弹性
2.已知1= 20+0. 2Y,C-40+0. 6Y,G=80。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
(2)Y,C,I的均衡值。 解:(1)由C=40+0. 6Y,可得
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储蓄倾向为0.4。
(2)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代入恒等式Y = C+I+G,有Y= (40+0. 6Y)+(20+0. 2Y)+80 得Y-700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宏微观经济学电大历年期末试题及答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