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主机监测信号控制信号反馈信号CH4传感器监测信号监控分站控制信号馈电反馈KDG2断电仪断电馈电BKD配电总开关
瓦斯电闭锁断电控制示意图
所选KDG2型远程断电器具有断电和馈电功能,实现断电控制过程为:工作面或掘进面相应的瓦斯传感器监测信号通过监控分站送达监控主机,监控系统进行识别,若瓦斯浓度达到断电值则发出控制信号并通过分站控制端口发出断电信号给断电仪,断电仪动作使工作面或掘进面相应配电点总开关跳闸断电,实现瓦斯超限断电闭锁功能,同时断电仪监测并反馈配电总开关是否真正断电信号并通过分站转发给监控主机,在监控主机上即可监测到是否真正实现了实现瓦斯超限断电闭锁功能。
十五、 传感器设置数量
根据本矿设计初期安设传感器监测地点,采用相对集中的原则,共设置10个分站(其中8个大型分站,2个中型分站),各分站监测内容及传感器数量见表(表10-1-2)。
1.1.6 分站、传感器的备用
一、 矿井传感器装备标准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正常生产期间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根据该矿各监测地点及监测内容表,即可确定所需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同时根据各传感器在运行期间的故障,考察一定的备用量,各传感器的备用系数为:甲烷传感器:35%;负压传感器:25%;其它模拟传感器:20%;开关类传感器:20%;控制类传感器:20%。
表10-1-2 各分站监测传感器设置表分站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代号数量FKh大型分站(F1)安设于主要通风机房ADADCH4VJKVADAD合计大型分站(F2)安设于瓦斯泵房WKWKCH4MDMYCMDM合计KKYL大型分站(F3)安设于空压机房VDKYWCOVJKV合计大型分站(F4)安设于水泵房TSKCH4S合计T大型分站(F5)安设于主斜井底部水泵房SKCH4SDKYWCOADCH4FC合计CH4TADDKYWCO合计2122111122152212221121111111110131271312111211141121117传感器合计:115个,其中:模拟量:59个,开关量:56个。瓦斯温度开闭开停烟雾盘区变电所盘区变电所盘区变电所处调节风门运输上山胶带输送机运输上山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配置地点主要通风机风井引风道安全出口风门风井引风道闸门回风斜井回风斜井一盘区材料井地面绞车一盘区材料井回风斜井底部联络巷调节风门回风大巷与盘区上部轨道大巷联络巷间风门分站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代号数量TC11111221101111122110111111211111215111111212211116粉尘瓦斯瓦斯馈电风速瓦斯开闭开停开闭开闭开停烟雾采面采面上隅角采面开停开停粉尘瓦斯馈电馈电开停开停烟雾粉尘瓦斯开闭突出风筒瓦斯粉尘瓦斯开闭开停馈电掘进面2突出风筒瓦斯粉尘瓦斯开闭开停馈电掘进面1FTCH4FCCH4ADFKKD合计TC配置地点开停负压开闭开闭开停瓦斯开停压力开闭开闭开停开停瓦斯压差大型分站(F7)安设于局部通风机1处掘进面1风流中掘进面1风流中掘进面1回风流中掘进面1回风流中局部通风机1处调节风门局部通风机1掘进面1供电开关瓦斯抽放泵(高负压)瓦斯抽放泵(低负压)瓦斯泵房防回火装置多参数瓦斯吸入管多参数瓦斯输出管开停压力风速开停烟雾空压机空压机管路主斜井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大型分站(F8)安设于局部通风机2处FTCH4FCCH4ADFKKD合计GKZKFCCH4KDKDBKDKYWCOFCCH4AD合计FCCH4CH4KDVCH4ADJKADADDKYWCO合计掘进面2风流中掘进面2风流中掘进面2回风流中掘进面2回风流中局部通风机2处调节风门局部通风机2掘进面2供电开关采面刮板输送机运输顺槽转载机采面运输顺槽转载处采面进风巷采面运输顺槽供电开关采面供电开关采面运输顺槽乳化液泵采面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采面运输顺槽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主斜井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大型一氧化碳主斜井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分站(F9)风速副斜井安设开停副斜井地面绞车于上风速进风斜井山联络巷温度开停瓦斯液位温度开停瓦斯液位副斜井底部水泵房水泵房水仓口主、副水仓主斜井底部水泵房水泵房水仓口辅助主、副水仓一氧化碳采面运输顺槽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溜煤眼上口溜煤眼上口轨道、回风上山联络巷风门采面回风顺槽供电开关采面回风顺槽采面回风顺槽轨道、回风上山联络巷风门轨道上山无极绳绞车轨道上山顶部调节风门回风大巷调节风门运输上山胶带输送机运输上山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大型分站开停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烟雾运输大巷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F10)安设一氧化碳运输大巷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于上开闭一盘区回风上山底部调节风门山联络巷瓦斯煤仓上口粉尘煤仓上口大型分站(F6)安设于盘区变电所一氧化碳运输上山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一氧化碳运输上山胶带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 各类传感器设置数量见下表: 模拟量(个)传感器数量瓦斯(CH4)15风速压力多参数一氧化碳温度烟雾粉尘水位压差馈电突出(V)6(P)2(MDM)4(CO)5(T)3(YW)(FC)(SW)(YC)(KD)(TC)564252小计59(AD)24开关量(个)风门开闭设备开停风筒(K)30(FT)2小计56总计115注:另有断电仪5台。 二、 矿井各类传感器的装备量
根据布置本矿传感器装备见表10-1-3。
表10-1-3 各分站传感器装备量表模拟量(个)分站分站设置监测点数瓦斯风速地点(CH4)(V)风机值班房瓦斯泵值班房空压机房副斜井底部水泵房主斜井底部水泵房盘区变电所局部通风机1处局部通风机2处上山联络巷上山联络巷151110714710101516115121222315162411531151111312压力(YL)1411111111216421121521111222多参一氧数化碳(MDM)(CO)温度(T)烟雾(YW)压差粉尘液位(YC(FC)(S))馈电(KD)突出(TC)小计47648455885922222624风门开闭(AD)8开关量(个)设备开停(K)344341225230211风筒(FT)小计1144363557856分站F1(大型)分站F2(大型)分站F3(大型)分站F4(中型)分站F5(大型)分站F6(中型)分站F7(大型)分站F8(大型)分站F9(大型)分站F10(大型)合计 传感器的装备量、备用量及配备总量见表10-1-4。 10-1-4 井上、下各类传感器装备量表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传感器名称低浓度瓦斯(CH4)高浓度瓦斯(CH4)风速(V)压力(YL)一氧化碳(CO)温度(T)液位(SW)多参数(MDM)设备开停(KT)烟雾(YW)粉尘(FC)突出监测(TC)风门开闭(FM)压差(YC)馈电传感器风筒(FT)合计型号规格KG9701AKG9001CKGF15GF100F(A)GTH500(B)GW50(A)KGU9901GD4GT-L(A)GQF0.1(A)GCG500TWYGML(A)KGT30(A)KGT19GY15装备量1146253443056224252115备用系数355 % %备用量422111116121511131配备总量1568364553668329363146 同时配备矿井安全监测传感器的检验装置,以保矿井监测探头的准确正常工作。矿井安全监测传感器的检验装置可由金沙县煤炭局统一按区域建立,否则矿
上自行设置。
设备台帐应注明设置地点、传感器类别和使用,备用量。
1.2 其它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本矿为30万t/a小型矿井,设计暂不考虑配备各系统的监控子系统,本设计配备的KJ73N型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以后业主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监控子系统时建议选择与KJ73N配套的系统,便于接入该系统进行综合监控。
本设计提升绞车及各胶带输送机配备后备保护装置。 一、 束管监测系统
本矿井3层可采煤层经鉴定均为不易自燃煤层,暂不设置束管监测系统。 二、 人员定位系统
1、 安装矿井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的必要性 当今煤矿开采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迫使人们不得不重视煤矿安全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煤矿技术的的深入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装备的不断使用,矿井监测监控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技术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安全效益。
随着当今煤矿开采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井下工人素质的参差不齐,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井下作业人员误入危险场合(如盲巷等),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等事故;入井人员的位置及活动轨迹不能随时掌握,造成井下人员工作状况无法监控,给井下管理带来巨大困难等,迫使人们不得不重视和研究煤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不断使用,煤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技术必将在煤矿广泛推广利用,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果。
目前大多数煤矿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手段落后,装备不足的状况,特别是在对井下人员的清点上,主要还是靠矿灯房矿灯牌的清点进行,往往对井下事故点人员的清点速度慢,不精确;其次是不能随时掌握每个人员在矿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一旦发生事故,不能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数量、遇险人员位置及撤退线路等信息,必将给安全生产和人员抢险救助等方面的管理带来不便。针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在煤矿井下安装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
2006年,全省共发生煤矿事故453起,死亡698人,在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居第一位,分别占煤矿事故起数和人数的56.51%和42.41%;其次是瓦斯事故分别占的14.13%和29.23%;水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5.52%和11.46%;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15.67%和10.46%;放炮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2.56%和1.86%;机电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1.77%和1.75%;其它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3.75%和3.44%。
煤矿重大事故主要集中于瓦斯事故、顶板事故和水害事故,而且这几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有所上升,占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95.83%和95.37%。煤矿重大事故分类别情况见表10-2-1。
表 10-2-1 煤矿重大事故分类别情况表
事故起数 48 同 比 ± 5 ±% 11.63 死亡人数 216 ± 36 同 比 ±% 20.00 合计 瓦斯 水害 顶板 运输 其它 30 9 7 1 1 2 1 0 1 1 7.14 12.50 0.00 - - 134 44 28 3 7 13 7 6 3 7 10.74 18.92 27.27 - - 在煤矿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第一位,分别占煤矿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62.50%和62.04%;其次是水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18.75%和20.37%;顶板事故局第三位,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14.58%和12.96%;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2.08%和1.39%;其它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2.08%和3.24%。
贵州省煤矿地质条件较复杂,瓦斯含量较高,且小型煤矿管理水平较低,各类事故频繁发生,在事故抢险时由于考勤制度执行不严格,缺乏必要的监测监控设施,无法判断遇险人员的人数及其所在位置,给事故抢险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为了更好的执行煤矿入井人员考勤制度,对矿井如井人员进行时时跟踪管理,为事故抢险工作能及时、迅速、顺利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人数,煤矿安装矿井人员跟踪定 位及考勤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安装矿井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是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安装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后,由该系统的监测查询功能,可实时查询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任一指定井下人员在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井下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选定某一区域可以获得当前该区域的人员信息,选定某一分站的矿用读卡器可以获得经过该分站矿用读卡器所以人员的时间信息;可对特定的人员进行实时跟踪。能够24小时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矿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一旦事故发生,可立即从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线路等信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是这套系统的报警功能,通过设定下井时间闸,对下井超过一定时间的人员提示报警,并给出相关人员的名单等信息;在井下一些重要硐室、危险场合(如盲巷等)配备语音站,可有效地阻止人员违章进入,并将违章人员记录在案等,是目前煤矿井下防止安全事故的有效装备。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考勤管理功能,对全矿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
安装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后,该系统的统计考勤功能,可具体显示每个下井人员确切的下井时间和上井时间。并根据工种(规定足班时间),判断不同类别的人员是否足班,从而确定其该次下井是否有效。在月统计报表中对下井时间、下井次数(有效次数)等分类统计,便于考核。还可打印月考勤报表、任意时间段下井统计等有关报表。另外,根据该系统的信息联网功能,可作为局、矿信息管理系统(MIS)网的信息源,可向MIS网提供有关人员的实时和统计信息。在有互联网的(或局域网)的情况下,通过建立WEB服务器,可以以浏览网页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在客户端无须另加任何软件。
3、 安装矿井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的作用和意义
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对井下人员实时动态跟踪监测。
安装并正常使用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能对矿井入井人员的考勤、统计,对井下人员实时动态跟踪监测。为矿井事故救援工作能顺利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人员伤亡人数,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意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矿井监控系统设计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